东营凹陷地层水成因演化与油气成藏
【摘要】:盆地中地层水与油气具有密切的共存关系,作为油气的载体,地层水的成因与演化对油气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在明确东营凹陷地层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矿化度—离子比值相关关系法对东营凹陷地层水的成因类型进行划分,结合东营凹陷油气成因类型,剖析了地层水成因与油气来源的对应关系,明确了地层水与油气的运聚方向具有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明确了古地层流体的活动期次,结合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次研究,建立了地层水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动态关系。
|
|
|
|
1 |
朱桂林;;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第三纪同沉积构造控砂控油作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7年06期 |
2 |
张凡芹,王伟锋;东营凹陷南斜坡古近系不整合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2期 |
3 |
蔡李梅;陈红汉;李纯泉;李兆奇;刘惠民;郝雪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流体包裹体古流体势场恢复[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1期 |
4 |
陈中红;查明;刘太勋;;东营凹陷古近系古湖盆演化与水化学场响应[J];湖泊科学;2008年06期 |
5 |
李继宏;李荣西;韩天佑;马海勇;;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地层水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3期 |
6 |
银燕;;东营凹陷地层水水化学纵向分带性与成岩耗水系统划分[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03期 |
7 |
杨绪充;东营凹陷水文地质条件与油气[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4期 |
8 |
孙向阳,解习农;东营凹陷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3期 |
9 |
王伟庆;张守鹏;谢忠怀;刘宁;;示烃成岩矿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东营凹陷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1期 |
10 |
蒋有录,谭丽娟,荣启宏,宋建勇;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油气成藏动力学与成藏模式[J];地质科学;2003年03期 |
11 |
张枝焕,胡文瑄,曾溅辉,于炳松,陆现彩,贾红育;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J];沉积学报;2000年04期 |
12 |
侯宝宁;李宁;张军;李明全;侯宝东;;林樊家油田馆陶组馆四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0期 |
13 |
张守春;张林晔;查明;朱日房;刘庆;;东营凹陷压力系统发育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3期 |
14 |
商晓飞;孙希杰;;有机流体充注对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以东营凹陷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02期 |
15 |
杨再新,柴安庆,林岩峰,马功联;现河中带西段沙二~(10)储层分布规律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J];黑河科技;2003年04期 |
16 |
贾光华,李秀华,李小梅;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年06期 |
17 |
李凤娟;;东营凹陷沙四段膏盐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深层油气成藏的意义[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5期 |
18 |
高永进;王永诗;于永利;姜振学;田苗;渠冬芳;李晓蕾;;东营凹陷南坡成藏期油气运移动力与阻力耦合关系:以金8—滨188剖面为例[J];现代地质;2010年06期 |
19 |
曾溅辉;东营凹陷第三系水-盐作用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J];石油学报;2001年04期 |
20 |
姜在兴,杨伟利,操应长;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二段下亚段沉积层序及成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