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亲缘性分析

陈菁  孙桂芹  
【摘要】:目的了解一组(20株)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菌株亲缘性。方法对该组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完成了3种与耐药相关的管家基因和72种水平转移获得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季胺类耐药相关基因以及整合子、转座子、插入序列、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了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态性明显,多数菌株已发生演化。只有3,4号株;8,10号株;6,12,13,15号株为三组克隆传播。9号株与8,10号株;19号株与6,12,13,15号株也关系密切。结论细菌与耐药相关的管家基因是否突变,水平转移获得的耐药基因是否存在均为二元变量,符合聚类分析统计学要求。重要的是与耐药相关的管家基因和水平转移获得的耐药基因均为显性遗传,与所研究耐药菌观察到的表型相对应,为追溯耐药菌传播途径提供了方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铁英;;厄他培南初始经验性治疗老年肺炎的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年07期
2 周军;黄亚青;金辉;;20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亲缘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07期
3 刘卫国;;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4 彭少华;聂署萍;吴琼;;主动外排系统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关系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09期
5 侯晓娜;杨婧;刘珊;汤淼;李岩;韩同喜;郑欣;孙岩;;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研究[J];沈阳部队医药;2008年04期
6 夏大平,刘敏,王丽敏;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用于肺炎克雷伯菌分型[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9年02期
7 周筱琼,周杨宵;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J];江西医学检验;2001年06期
8 徐雪松,李秀,孙景春,金淑杰,赵俊杰,谢风,迟迪;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1年03期
9 申捷 ,陈新甫 ,陆忠良;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16期
10 王雪欣,钱元恕;小鼠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年08期
11 张阮章,卢月梅,陈升汶,何林,吴伟元;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年05期
12 章清,魏丽,魏光美,苗群;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质粒β-内酰胺酶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3期
13 管希周,罗燕萍,刘又宁,沈定霞,佘丹阳,崔岩,陈良安;高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报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4期
14 谢永强,虢艳,邓秋连;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检测与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年02期
15 杨海,黄超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测方法的探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年01期
16 曹海燕;MicroScan AutoScan-4系统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可靠性评价[J];海南医学;2005年09期
17 张姝娜,郭生玉,李胜岐,刘勇,孙继梅,周秀珍;头孢噻肟单用及与罗红霉素合用对体内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09期
18 熊自忠;李涛;徐元宏;李俊;;3株含qnr基因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03期
19 罗燕萍;沈定霞;崔征;曹静荣;徐雅萍;郭俊杰;陈荣;;质粒介导的DHA型AmpC酶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表达及对耐药性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05期
20 李光庭;林湛;柯水源;;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华夏医学;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若伦;张宿荣;叶晓光;;环丙沙星诱导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万珊;费樱;杨焕婕;刘宝;;1051株临床肺炎克雷伯菌药敏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3 华杰;李艳霞;;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监测[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周宏伟;蔡加昌;张嵘;陈功祥;;肠杆菌科细菌中质粒介导的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检测[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沈定霞;;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AmpCβ内酰氨酶的表型检测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孙康德;冯志磊;虞中敏;唐毅;陈福祥;;质粒介导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尤佳女;杨叶青;;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分析[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刘朝晖;左斌;王汉平;杨银梅;叶慧芬;赵子文;;肺炎克雷伯菌产新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表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陈敏;朱张国;沈先丽;;76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性的分析[A];二○○八年贵州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学术大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睡眠呼吸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刘红娟;;小儿76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卫民;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2 齐艳;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子分型及传播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廖如燕;广东地区三种医院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余方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筛选及转移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楠;肺炎克雷伯临床菌株基因组岛的识别与鉴定[D];复旦大学;2009年
6 贾艳;猪源肺炎克雷伯菌菌毛致病的分子基础及其免疫相关抗原表位的筛选[D];吉林大学;2007年
7 胡付品;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所致医院感染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李家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熊自忠;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姚芬;肺炎克雷伯菌和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芭;对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和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捷;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建辉;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脉冲场电泳分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孙红;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测和KPC酶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姚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汕头大学;2004年
6 钱雪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型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殷春红;导致院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氟喹诺酮耐药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8 许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王琴;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型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10 何礼洋;鸡源肺炎克雷伯菌Ⅲ型菌毛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抗菌不成反致感染[N];医药经济报;2001年
2 陶庆春;用病原学检测指导抗生素使用[N];健康报;2005年
3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宋志香;滥用抗生素致医院感染[N];健康报;2005年
5 傅德明;为耐药菌度身定做[N];医药经济报;2001年
6 庄愉;不让BlaR1得逞[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刘正午 胡永忠;盯着耐药菌起跑[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易运文;深圳医生全球首次发现耐药基因[N];光明日报;2007年
9 ;抗耐药菌药物研究的三大策略[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周婷玉孙闻;耐药菌导致85%的感染死亡病例专家呼吁慎用抗生素[N];医药经济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