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副伤寒OmpA-SpaO融合双抗原原核表达产物免疫保护性研究
【摘要】:目的确定甲型副伤寒朴菌OmpA-SpaO融合双抗原原核表达产物rOmpA-SpaO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检测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ompA、SpaO基冈携带率。方法采用柔性肽序列连接ompA与spaO基因,构建ompA-spaO人工融合基因及其融合抗原rOmpA-SpaO高效原核表达系统,采用免疫扩散法、微量肥达试验和Western Blot鉴定rOmpA-SpaO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采用PCR检测196株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ompA、SpaO基凶携带率。采用甲副伤寒杆菌小鼠感染模型,了解rOmpA-SpaO对甲型副伤寒杆菌50001株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0.1 mmol/L IPTG能高效诱导表达rOmpA-SpaO。rOmpA-SpaO免疫家兔可产生抗体,并能与其兔抗血清和甲型副伤寒杆菌全菌抗血清产生阳性western杂交信号。91.4%~94.9%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含有SpaO、ompA基因。100μg和200μg rOmpA-SpaO对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6.7%(8/12)和83.3%(10/12)。rOmpA-SpaO免疫小鼠或保护试验存活小鼠血清对各副伤寒杆菌H抗原的凝集效价为1:5~1:40。结论 ompA、SpaO基因在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中分布广泛。rOmpA-SpaO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比单一rOmpA或rSpaO基冈蛋白抗原免疫保护作用更强,可作为甲型副伤寒杆菌基因工程疫苗候选抗原。
|
|
|
|
1 |
曲勍;汪舟佳;甄清;黄留玉;于雅琴;陈泽良;;bp26对布鲁氏菌疫苗株M5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性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2 |
干小仙,曾肖芃,王越,丁建祖,沈慧英,沈丽英,樊晋江;日本血吸虫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重组抗原的免疫保护性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年02期 |
3 |
王涛;陈建平;陈慧皎;张雷;廖涛;;嗜肺军团菌mip/ctxB融合基因动物免疫试验的免疫保护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12期 |
4 |
季旻珺;苏川;沈蕾;马磊;张兆松;吴观陵;;不同免疫方案对日本血吸虫22.6kDa重组蛋白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5年06期 |
5 |
胡媛;沈玉娟;曹建平;徐馀信;卢潍媛;周何军;张璟;李小红;权红;刘述先;;日本血吸虫HGPRT重组抗原与不同佐剂联合应用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
6 |
胡士林;王江清;张西臣;徐会梅;刘英龙;;不同株Eimeria maxima交叉免疫保护性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年04期 |
7 |
师志云;马锐;李昭宇;卜阳;于晶晶;王娅娜;李宗吉;赵巍;;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0期 |
8 |
马锐;师志云;李昭宇;王娅娜;李宗吉;赵巍;;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亲肌肉抗原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04期 |
9 |
王鸿盛;李文卉;盖文燕;姚菊霞;曲自刚;王艳华;张德林;薛慧文;付宝权;;旋毛虫TsP53重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J];中国兽医科学;2010年10期 |
10 |
苏川,沈蕾,赵巍,吴海玮,陈淑贞,张兆松,吴观陵;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重组抗原对小鼠免疫保护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年02期 |
11 |
罗飞;沈继龙;王志成;李敏;郑美娟;罗庆礼;袁小松;储德勇;;重组Sj14-3-3,SjGST及mIL-12/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对小鼠免疫保护性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11期 |
12 |
黄金贵;李运娜;宫鹏涛;杨举;李赫;李淑红;张国才;张西臣;李建华;;弓形虫亲环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性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7期 |
13 |
束晓梅,蔡方成;空肠弯曲菌galE变异株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评价[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09期 |
14 |
余俊龙;汪世平;李文凯;戴橄;徐绍锐;何卓;彭先楚;周松华;刘雪琴;;日本血吸虫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全长cDNA的克隆、表达及保护性免疫评价[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7年01期 |
15 |
袁小澎;邹全明;柏杨;张卫军;郭刚;谢庆华;刘开云;吴超;;幽门螺杆菌多亚单位融合蛋白疫苗的构建及免疫特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7年07期 |
16 |
王健;师志云;赵巍;;细粒棘球蚴延伸因子-1重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J];中国药房;2008年31期 |
17 |
王锡乐;邢洪光;熊小路;陈梅玲;吴德平;王世斌;王颖;温博海;;氯仿-甲醇提取贝氏柯克斯体组分Q热疫苗的免疫保护性评价[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年03期 |
18 |
李俊华;吴少庭;翁亚彪;;弓形虫疫苗及其保护性研究现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年01期 |
19 |
张珍;刘文琪;;微小隐孢子虫免疫保护性基因的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20 |
秦睿玲,张西臣,李建华,徐占云,尹继刚,杨举;柔嫩艾美球虫重组质粒pVAX1-Mzp57的免疫保护性试验[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