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esys内固定术与腰椎融合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总结Dynesys内固定术和腰椎融合术随访2年的临床病例,观察Dynesys非融合技术的疗效和预防邻椎病的作用,并总结该系统的使用经验。方法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对92名应用Dynesys内固定患者(单节段70名)进行了治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与同期的153名接受腰椎融合术的患者(单节段60名)进行比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以及手术疗效、术后ODI和VAS评分、手术节段和上位节段活动度的差异。结果 Dynesys组和腰椎融合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神经功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和移位。术后1年手术疗效分别为92.85%和88.33%。Dynesy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均要少于融合组,而术后ODI和VAS评分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Dynesys组手术节段活动度明显大于融合组,但上位节段活动度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腰椎融合组术后出现2例邻椎病,占3.3%,而Dynesys组无一例邻椎病发生。结论根据Dynesys系统的特点,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Dynesys系统较融合内固定系统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早期并发症更少,患者恢复更快,而近期疗效相似。Dynesys系统能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尽管与坚强内固定比,相邻节段活动度没有差异,但仍可以减少邻椎病的发生。
|
|
|
|
1 |
谭俊铭;叶晓健;贾连顺;李家顺;;腰椎融合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年05期 |
2 |
彭宝淦;;腰椎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J];颈腰痛杂志;2006年06期 |
3 |
秦彦超;马迅;;腰椎融合术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1期 |
4 |
曾昭荣;;腰椎狭窄综合症机理的探讨[J];贵阳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
5 |
刘蜀彬;腰椎融合术的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年05期 |
6 |
丁文元,张为,申勇,张国川;经腹腔镜腰椎融合术[J];中华骨科杂志;2002年04期 |
7 |
华仲森;季卫峰;马镇川;;腰椎融合术配合激光汽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医正骨;2009年03期 |
8 |
吕廷灼;王文志;冯世庆;;腰椎融合术的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09期 |
9 |
邵楠;王大民;陈茁;肖克明;;腰椎融合术后生理前凸与腰痛关联性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24期 |
10 |
许晓军;薛峰;;单节段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年11期 |
11 |
刘东;史峰军;闫景龙;;腰椎融合术对临近节段应力影响的研究与进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
12 |
张玉良;任忠明;周杨;王海东;裴斐;;下腰椎融合术52例[J];武警医学;2009年10期 |
13 |
海涌;;尽量别用腰椎融合术[J];中华养生保健;2012年10期 |
14 |
姜晓幸,张光健,邵云潮,费琴明,王晓峰;腹腔镜下前路腰椎融合术[J];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02期 |
15 |
李春海,丁悦,黄东生,刘尚礼;成骨蛋白-1在腰椎融合术中应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年11期 |
16 |
谢荣;李展振;刘志安;李艳兵;戈才华;邱优国;;腰椎融合术对相邻椎间盘退变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04期 |
17 |
宗少晖;肖增明;詹新立;;止血药与腰椎融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19期 |
18 |
赵福江;陈仲强;李危石;齐强;郭昭庆;孙垂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年07期 |
19 |
范全;梁胜根;陈忠羡;卢永开;赵振东;雷洪俊;;腰椎融合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年03期 |
20 |
范宁;藏磊;杜鹏;高艳军;;腰椎融合术后是否需要放置引流管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