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曹倩商燕高敏姒健敏朱琴  
【摘要】:正目的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AZA)等能有效诱导和维持炎症性肠病(IBD)的缓解,减少激素依赖。但AZA个体疗效差异和对于药物毒副作用的顾虑都限制了该类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了IBD患者的治疗质量。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TPMT)是AZA等药物代谢途径中重要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益,夏冰,郑君杰,张定亮,林李淼,夏宣平;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5年07期
2 熊利芬;夏冰;姜黎;郭秋莎;孙泽群;;TLR4基因Asp299Gly及TLR2基因Arg753Glu、Arg677Trp多态性与中国湖北汉族炎症性肠病无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02期
3 熊雯;刘素芳;张涛;;炎症性肠病与基因[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05期
4 林李淼;陈浩;陈碧红;张定亮;王建嶂;郑波;林秀清;;NAT2基因多态性与温州汉族人群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08期
5 李熳;;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J];医学综述;2006年18期
6 王子薇;季峰;藤卫军;袁晓刚;叶晓明;;浙江地区炎症性肠病136例危险因素及其基因多态性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09期
7 蒋益;高劲松;夏冰;;CTLA-4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周国胜;吴正祥;;炎症性肠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21期
9 余玉红,夏冰;Fas-670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10 王琪;夏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60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年02期
11 郭璐;夏冰;宋起;李春;;DR4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12 雷媛;邓长生;;NFkB1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与中国湖北汉族人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21期
13 陈毅斌;张宝庭;张锡迎;刘凤婷;吴爱婵;;肠道感染后IBS与SERT基因多态性关系[J];现代医院;2010年03期
14 蒋益;闵小彦;高劲松;;Toll样受体4基因-299位点A/G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及大肠腺癌的关系[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5 丛美,刘宁,刘沛;乙型肝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11期
16 毛小荣;陈红;岳伟;;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甘肃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年06期
17 冯忠军;张淑兰;张金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选择素A561C基因多态性的研究[J];河北医药;2006年01期
18 沈晓伶;王建国;曹倩;;NOD2/CARD15与克罗恩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年06期
19 郭艳梅;王沁;;细胞色素P4502E1酶与药物性肝病[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19期
20 万裴琦;黄力毅;;IL-10基因多态性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内科;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倩;商燕;高敏;姒健敏;朱琴;;炎症性肠病使用硫唑嘌呤患者TPMT基因多态性及酶活性检测临床价值探讨[A];首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曹倩;朱琴;姒健敏;;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多态性与酶活性检测在汉族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价值研究[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祝建波;夏冰;郭秋莎;叶梅;李瑾;;STAT6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4 郭长存;JR Fraser Cummings;Alessandra Geremia;John Beckly Rachel Cooney;Laura Hancock;Saad Patham;Derek P Jewell;;Caspase-9和Runx3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张欣;吴开春;郭长存;杨利萍;宋瑛;李汀;李亚红;樊代明;;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NOTCH4基因多态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6 曹倩;姒健敏;朱琴;;中国汉族炎症性肠病患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A];首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熊利芬;郭秋莎;叶梅;李瑾;夏冰;;TLR及CD14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陈颖颖;杨幼林;马志斌;;溃疡性结肠炎与IFN-γ基因多态性的关联[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过建春;施军平;荀运浩;;HLA-DQA1基因多态性和HBV感染结局的关联[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曹倩;吴敏良;胡伟玲;高敏;姒健敏;;TNF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相关性研究结果[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智发朝;克罗恩病的内镜学特点及病因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3 李攀;维生素D与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作用通路中炎性因子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张惠霞;iKIR和HLA-Cw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5 朱琴;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安全性监测体系的建立[D];浙江大学;2008年
6 栗华;TGFβ1和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刘有恃;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及其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丁健华;五羟色胺、五羟色胺受体及五羟色胺转运体在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沈冰冰;我国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和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都特;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局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二、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三、发作性运动源性舞蹈徐动症致病基因的初步定位和突变筛查[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越塑;中国汉族人群TNF-α基因多态性与乙型、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2 蒋晓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敏感性及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3 夏淑林;CD24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依沙兰;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秦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D];兰州大学;2007年
6 刘黎;MTP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D];中南大学;2009年
7 滕卫军;炎症性肠病NOD2/CARD15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D];浙江大学;2009年
8 张龙;大麻素受体1基因多态性和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D];广州医学院;2009年
9 苏善平;IL-1-B-31、IL-10-819和TNF-A-1031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廖娜;幽门螺杆菌感染及IL-1基因多态性与十二指肠溃疡病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胡品津;我国炎症性肠病学组已制定了协作研究计划[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陈青 通讯员 余飞;揪出引发细胞内乱“首恶分子”[N];文汇报;2011年
3 龚怡;久泻不止查查肠镜[N];健康报;2004年
4 李菊香;美沙拉嗪可降低结肠直肠癌风险[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记者 朱国旺;专家呼吁关注肠道与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N];中国医药报;2010年
6 张晔;补充膳食纤维有讲究[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张旦昕 刘军;沪二医大研究发现胆囊结石病有遗传倾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子曰;下肢静脉栓塞 祸起结肠炎症[N];大众卫生报;2001年
9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套餐疗法[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10 ;全小肠电子内镜[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