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外伤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及有关问题
【摘要】:目的外伤感染性骨不连是骨科疑难病之一,特别是伴有皮肤缺损、骨缺损、肢体短缩等情况时,治疗更为棘手。根据我们20年来应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各类骨缺损212例的临床经验,针对外固定支架治疗外伤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临床医生所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提高疗效。方法针对外伤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及伴随的临床问题选择合理的术式;如①加压固定术:适用于单纯的骨不连患者,断端可以不处理或者简单处理。(2)骨段延长与加压固定术;适用于单纯骨缺损患者,端可以不处理或者简单处理,(3)骨段与皮肤延长及加压固定术:适用于外伤性或骨髓炎病灶清除后伴有皮肤缺损的患者。(4)骨段肢体延长与加压固定术:适用于骨缺损伴有肢体短缩的患者。(5)结合带锁髓内针的骨段(肢体)延长与加压固定术。适应于骨缺损伴有肢体短缩,而无感染和皮肤缺损者。术后一周开始骨段(肢体或皮肤)牵伸,牵伸速度0.7-1mm/天,分四次完成。结果随访1年至20年,全部达到治疗目的。并发症有,1例腓总神经麻痹,更换近端克氏针位置后3周,神经症状消失;10例针孔感染,经外科换药而愈,2例再骨折,再次用骨外固定治愈。结论针对不同病例特点,选择相应的术式及适应性固定刚度,在治疗骨不连、骨缺损的同时,还可同期治疗骨感染、皮肤缺损和肢体短缩等临床问题,只要进行术后规范、认真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处理,治愈率非常确切,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临床效果。对提高骨不连、骨缺损的治疗水平,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