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30例全部重症风心瓣膜病(重症组),同期普通瓣膜病(普通组)20例作对照。重症组根据病人营养状态和进食能力,术前尽量口服,术后尽早口服供给营养(制定食谱,必要时加服要素膳、匀浆、能全素或瑞素等),不足部分由静脉补充。轻度营养不良,BMI17~18kg·m~2,占理想体重百分比80~90%者,提供非蛋白热量25~30卡/公斤/日,其中20~30%由脂肪供给。优质蛋白质(氨基酸)1.0~1.5克/公斤/日;中度营养不良,BMI16~17kg·m~2,理想体重百分比70- 80%者,热量按31~35卡/公斤/日,蛋白质1.6~2.0克/公斤/日;重度营养不良,BMI低于16kg·m~2,理想体重百分比70以下者,提供热量36~40卡/公斤/日或更高,脂肪热量可提高到31~40%,蛋白质2.1~2.5克/公斤/日或更多。其他营养成分按生理需要量结合化验结果补充。手术当天即可开始全静脉营养。在以高渗糖为主要成分静脉内营养支持时必须使用胰岛素,并补充足量氯化钾,由深静脉途经给予,最好使用"三升袋"更理想。开始进行静脉内营养时要进行严密监测,严防并发症(特别注意防止高渗高糖非酮症昏迷和/或低血糖昏迷、低钾和/或高钾血症等),治疗应个体化。治疗期间每周肌注苯丙酸诺龙1~2次,15毫克/次。有条件者最好使用人类生长激素(HGH),提高治疗效果。对贫血(Hb8g)和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g)治疗10天无改善者可适量输入浓缩红血球和白蛋白。普通组正常进食。结果:重症组全部顺利接受手术。术前体重增加,心功能改善。特别是6例心源性恶液质患者,下肢浮肿、腹水全部消失,肝大缩小,食欲改善,心功能提高两级,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两组病人ICU留住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早期血管活性药用量比较无明显差别。早期死亡1例系DVR术后脑损害昏迷(注:此类昏迷绝大部分经治疗可以恢复,尤其早期使用高压氧治疗,效果好且很少遗留后遗症。),先出现高糖高渗昏迷,胰岛素使用后未及时监测血糖导致低血糖死亡,教训深刻。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人围手术期实施正确营养支持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