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朱珊丽欧琴王鹏飞石朝辉陈俊张丽芳  
【摘要】:目的:调查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 HPV6和11型感染情况,分析其 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变化,为基因工程重组 L1蛋白疫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 HPV6b 和11型 L1 基因特异性引物对31份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标本进行 PCR 扩增鉴定,并各取7份阳性 PCR 产物直接测序,用 Vector NTI 8.0和 DNAStar 软件分析 HPV6b 和11型 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变化。结果:31份标本中,HPV6b 和11型阳性率分别为35.5%和45.2%。与标准基因序列比较,HPV6b 型 L1基因分别形成5种突变模式,同源性为99.8%~99.9%;HPV 11型 L1基因形成6种突变模式, 同源性为99.7%~99.9%。HPV6b 型 L1基因第5929(1/7)、6256(1/7)、6598(7/7)、7099(4/7)和7250(1/7) 位发生突变;HPV11型 L1基因第6028(7/7)、6214(1/7)、6514(2/7)、6589(1/7)、6607(7/7)和7045(2/7) 位发生突变。HPV6b型 L1基因中仅第7250位碱基突变引起所编码氨基酸的变异(S→P),但其编码蛋白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性上与标准株氨基酸序列无明显变化;HPV11型 L1基因的碱基突变均为无义突变,所编码氨基酸与标准株完全一致。结论:HPV6b 和11型是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的主要感染型别;HPV6b 和11型 L1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仲春;丁显平;朱一剑;;人乳头瘤病毒6和11亚型E6、E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02期
2 宋文刚,郭居新,刘桂秋,汪爱玲,高传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尖锐湿疣组织中HPVDNA[J];泰山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 黄宗明,李青,杨守京,晏培松,胡沛臻,马福成;2063例人乳头瘤病毒原位杂交病理形态学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5期
4 徐莹;冯燕;严杰;;人乳头瘤病毒6型L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鉴定[J];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01期
5 董菁,庄坚,余秀葵,林莹,谢斌;人乳头瘤病毒DNA的PCR检测[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6 张进芳;马文丽;危敏;赵慧;朱秀兰;郑文岭;;融合基因Tat-HPV16L1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J];热带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7 单祥年,蒋清,麻晓迁,郑惠方,李明发,茅一萍,谢维,王照明,刘季和,张建民;应用PCR对尖锐湿疣和外耳道乳头状瘤中HPV DNA的分型检测[J];病毒学报;1993年04期
8 杜江,邱庆林,梁巧明,彭冬先,孙锦程,吴妙灵;247例人乳头瘤病毒的PCR检测结果分析[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年02期
9 舒琍琍,杨新科,段淑敏,冯慧敏,侯云德;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序列的检测[J];病毒学报;1989年03期
10 许雪梅,司静懿,周四方,刘世德,徐建青,宋国兴,李昆,王家璧,刘耀华,王宏伟;双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及沙眼衣原体[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7年06期
11 何桂蓉;武学成;;深圳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类型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12 徐钤,齐凤菊,黄扬中;肛门生殖器区肿瘤组织中HPV的快速检测和分型[J];病毒学报;1999年04期
13 王维鹏!710032西安,曾丽华;129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分型[J];华中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14 马军,闫晓彩,来宝长,王一理,司履生;人乳头瘤病毒11型E6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架的克隆和鉴定[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15 王永芳;李新宇;宋莎莎;徐兰芳;高纪伟;;携带HPV11型基因组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其衣壳蛋白L1的表达[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年02期
16 丛宪玲;田亚萍;陈越;王丽颖;于永利;;人乳头瘤病毒6型E7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架的克隆和鉴定[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年06期
17 张爱英;沈棋;龚一蕾;侯琳;张波;;HPV病毒E1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在宫颈上皮病变检测的运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09期
18 熊华淇,吴绮明,俞薇薇,庄文华,俞景明;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组化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19 朱健,李顺明,罗肖萍;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68例报告[J];激光杂志;1994年05期
20 王镇美;尖锐湿疣HPV感染与淋病关系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珊丽;欧琴;王鹏飞;石朝辉;陈俊;张丽芳;;温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6和11型结构蛋白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分析[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朱明昭;;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孙健;余季生;尉志武;查晓;吴玉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细胞分子机制的热力学揭示[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于俊阁;王文群;长晓枫;蔡洪斌;;原位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DNA[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5 熊金虎;赵民;邱小萍;伍欣星;;人乳头瘤病毒嵌合型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应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李丹莉;张昌菊;柳长柏;;pIRES-CRT/E2-SLC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的实验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田永强;张荣意;朱中元;;人乳头瘤病毒线性平行杂交分型检测条件的建立及优化[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孙新六;赵蔚明;卞继峰;于修平;贾继辉;周亚滨;齐眉;栾怡;;人乳头瘤病毒HPV6b重组减毒沙门菌疫苗的构建[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卞继峰;于修平;赵蔚明;杨海宁;于瑾;耿昭;张茂修;;一种新型双启动子DNA疫苗载体的构建及在人乳头瘤病毒新型疫苗研究中应用[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吕凤林;;基于HPV-6、11之L1蛋白的多肽疫苗研究[A];2004年中国科学院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相文忠;HPV11-E6/E7与人IFNα-2b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与实验免疫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2 赵蔚明;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优化密码E7基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3 王淼;人乳头瘤病毒6型衣壳蛋白L1和L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病毒样颗粒的装配与免疫学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4 张明策;人乳头瘤病毒11型L1基因的克隆、表达与表达产物的免疫学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5 李艳佳;HPV16E7DNA疫苗和IL-15重组质粒的联合免疫作用及对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6 高慧;人乳头瘤病毒16E6/7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HPV16DNA疫苗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7 张魏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早期蛋白E6和E7调控细胞周期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程通;利用优化后的杆状病毒转导方法构建人乳头瘤病毒假病毒体外感染模型[D];厦门大学;2006年
9 李靖;人乳头瘤病毒58型(HPV58)酿酒酵母复制系统的建立及病毒早期基因E2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刘翠华;人粘膜病原微生物的分子致病机理及分子诊断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伟;基于HPV6、11之L1蛋白表位多肽疫苗的设计及其免疫学效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2 汤晓燕;小干预RNA对人乳头瘤病毒6bE7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3 佟惠春;人乳头瘤病毒11型L1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鉴定[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4 郭洁;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芯片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5 计雄飞;人乳头瘤病毒6b型L1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D];暨南大学;2006年
6 高云;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1年
7 卢五迅;人乳头瘤病毒假病毒中和模型的建立和应用[D];厦门大学;2006年
8 周支香;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及人乳头瘤病毒6型和11型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9 李菁菁;人乳头瘤病毒16型E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D];新疆大学;2008年
10 郑舟;人乳头瘤病毒假病毒制备方法的优化以及高通量中和实验检测系统的建立[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白毅;中美合作研究对雄性主导进化给出新解释[N];中国医药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