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例
【摘要】:目的:为观察三氧化二砷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从1995年至2007年3 月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例。方法:三氧化二砷10mg 用生理盐水500ml 稀释,每日一次静脉滴注,持续3h,连用28d 为一疗程,疗程结束时如未达到缓解,间歇 1周后重复,经过2个疗程治疗未达到完全缓解为无效。动态检测凝血功能,对白细胞20×10~9/L 者,加用羟基脲或小剂量三尖杉酯硷,合并 DIC 者给与肝素、输血治疗。疗效判断:按1987年苏州全国血液病制定的疗效标准。结果:20例患者完全缓解15例(75%)。部分缓解3例,无效2例。治疗过程中血象变化:10例出现自细胞增高,白细胞20×10~9多在治疗的2-3周出现;加用羟基脲或小剂量三尖杉酯硷后,白细胞逐渐恢复正常。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出现 DIC。骨髓象变化:随着治疗进行,早幼粒细胞逐渐下降并分化,无骨髓抑制。不良反映:消化道反应,多出现腹部不适, 轻度腹泻。有2例出现皮肤瘙痒及色素沉着,有2例出现轻度头痛,经对症治疗后消失。未见心电图、尿常规及肾功能异常。结论:维 A 酸是治疗 APL 的首选药物,完全缓解率可达80%-90%,但复发后对维 A 酸大多耐药,致使疗效减弱。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难治及复发 APL 疗效显著,短期应用无不良反应,而且与维 A 酸无交叉耐药,应为复发及难治 APL 的首选药物。
|
|
|
|
1 |
张虹;史述菊;胡丽君;;三氧化二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幼粒急性变1例[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年05期 |
2 |
刘蕴华;刘亮;;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6年32期 |
3 |
王红娟;杨俊玲;王平;胡治黄;;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31期 |
4 |
王欢;王慧涵;刘卓刚;杨威;廖爱军;李迎春;张嵘;张新刚;;三氧化二砷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
5 |
周延玲;;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联用治疗APL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04期 |
6 |
申屠晴雨;罗万余;花京剩;;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6年10期 |
7 |
贺永春;戎有平;吴继颖;冯雅青;章红涛;赵芳;李跃;;全反式维A酸+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白血病.淋巴瘤;2006年06期 |
8 |
陈洪,潘其声,秦叔逵,陈惠英,刘琳;三氧化二砷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的促凋亡作用[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9 |
陈洪,秦叔逵,潘麒声,陈惠英,马军;三氧化二砷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1期 |
10 |
井可安;三氧化二砷引起牙周组织损伤及其治疗[J];西南国防医药;2001年01期 |
11 |
井可安,朱敬珍;三氧化二砷引起牙周组织损伤及其治疗2例报告[J];西南国防医药;2002年03期 |
12 |
宋铁芳,刘冰熔;三氧化二砷与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_2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3年03期 |
13 |
张茹;三氧化二砷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机制探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4年02期 |
14 |
李方,曾甫清,鲁功臣;AS_2O_3抑制人膀胱癌细胞体外生长及机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
15 |
刘婷艳,舒慧敏,高尚风;三氧化二砷逆转卵巢癌细胞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年06期 |
16 |
刘琳,邱少敏,赵伟,夏海鸣,秦叔逵,陈惠英;三氧化二砷诱导人类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7期 |
17 |
阳东荣,陈昭典,单玉喜;三氧化二砷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Caspase-3活性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
18 |
林胜璋,余耀军,游涛,王飞海,吴伟军,陈聪;三氧化二砷抗大鼠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5年10期 |
19 |
陈德福;;胸腔内注入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胸水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6年02期 |
20 |
林霞;张绪芬;;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