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急性中毒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就诊于我院急诊科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中毒患者,对其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中毒时间、中毒原因、毒物种类、中毒物质名称、并发症及治疗后转归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289例,男女比为1.65:1.中毒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0~49岁年龄组(占62.28%)。中毒患者的职业排在前3位的是农民、外来打工者、及待业人员。急性中毒者中低收入者占47.06%。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占49.48%.中毒时间分布无规律,以第三季度高发(占39.45%)。中毒首位原因是自杀(占43.94%).自杀中毒者男女之比0.87:1。男性自杀患者首选毒物是农药,女性是镇静安眠药.急性中毒患者中农药中毒居第一位(32.87%),次位是镇静安眠药(17.30%)。49.47%的农药中毒发生在第三季度。农民、外来打工者、待业者首位中毒毒物分别是农药、化学物品和镇静安眠药. 70.73%化学物品中毒事件集中在20~39岁组。中毒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0.42%,死亡率 2.08%。死亡率最高的毒物种类是挥发性气体.外来打工者中毒死亡率高达5.55%,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有关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的基本资料,可以为制定急性中毒防治策略提供有用信息。
|
|
|
|
1 |
洪广亮;卢中秋;邱俏檬;刘刚;吴斌;李景荣;;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
2 |
吴莉莉;邱俏檬;洪广亮;卢中秋;梁欢;李萌芳;刘刚;;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洪广亮;卢中秋;邱俏檬;刘刚;吴斌;李景荣;;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A];2007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
4 |
陈姣;韩继媛;;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的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A];“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
5 |
卢中秋;洪广亮;邱俏檬;刘刚;吴斌;李景荣;;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
6 |
周玉淑;;近几年国内急诊临床共同防治急性中毒的简况[A];全国中毒与救治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专刊[C];2002年 |
7 |
李奇林;许兆忠;刘斌;胡环秀;麦雪霞;;急性中毒的救治程序[A];全国中毒与救治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专刊[C];2002年 |
8 |
陆一鸣;;急性中毒[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
9 |
陆一鸣;;急性中毒[A];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第五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
10 |
陈佳山;陈秋蓉;;急性中毒的的临床诊断思路与急诊处理原则[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