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生物瓣替换手术后是否需要华福林抗凝治疗?

赵强  夏利民  陈安清  王哲  徐德民  
【摘要】:正目的:通过随访生物瓣替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效果,比较术后华福林抗凝治疗和阿司匹林的效果。材料和方法:自2000年4月至2004年10月我院生物瓣替换手术成功出院病人150例,获得随访137(随访率91.3%),其中华福林抗凝病人96例(A=96),使用阿司匹林抗凝病人41例(B=41)。术后随访0.5- 5年。通过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了解各组病人的生存率,抗凝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服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范清,蒋振斌,任长裕,姜爱瑛;生物瓣置换术后生存10年以上病例追踪与随访[J];上海医学;1997年03期
2 Liotta D;王敏生;;用低架生物瓣作心脏瓣膜替换:早期临床结果[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78年05期
3 董蕴华;;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J];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04期
4 黄家骏;祁秉文;;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的处理[J];青海医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5 范中杰;人工心脏瓣膜进展[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7年02期
6 肖诗亮,胡志伟,蔡俊坚,叶世铎,张凯伦,杜心灵;儿童瓣膜置换术[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年06期
7 ;我国新型生物心脏瓣膜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取得明显进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8年09期
8 蒋迎九,向小勇,李朝先;非心脏手术期间心脏瓣膜病的抗凝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1年03期
9 龚丽明;黄云超;程传贤;;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度”的把握[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年10期
10 于奇,韩继彪,陶宇,疏元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318例[J];人民军医;2005年04期
11 徐志云;;人工心脏瓣膜的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10期
12 郑笑莲;异种生物瓣二尖瓣置换术31例临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13 丁永清;高声甫;周采璋;;生物瓣的临床应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3年05期
14 ;人工心脏瓣膜的最新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7年01期
15 缪丙荣;张开广;王保毅;张伟;侍巍;;妊娠期妇女心脏机械瓣置换后的抗凝治疗[J];齐鲁药事;2006年10期
16 陈寄梅;张镜方;吴若彬;庄建;肖学钧;陈欣欣;卢聪;郑少忆;郭惠明;;儿童机械瓣膜置换术121例的疗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3期
17 任兵,朱晓东,张燕平,汪胜;羟基铬处理的生物瓣瓣叶材料的生物学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1996年08期
18 徐志云;人造心脏瓣膜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19 许建屏;生物心脏瓣膜应用现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20 樊庆福;人工心脏瓣膜[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强;夏利民;陈安清;王哲;徐德民;;生物瓣替换手术后是否需要华福林抗凝治疗?[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陈艳玲;曾讯;谢春玲;王惠芳;成守珍;;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指导[A];全国心脏瓣膜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何红;;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承华;王庆艳;韩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陈如坤;;实施胸心血管疾病的抗凝治疗时需要注意国情[A];2004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郑祥韬;吴子衡;黄景勇;倪海真;焦元勇;虞冠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33例临床分析[A];2008年浙江省血管外科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丁叔波;朱远;;恶性肿瘤的静脉血栓防治[A];2009年浙江省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利宏;郑良荣;陈瑶;连苗军;;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抗凝治疗的探讨[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许永乐;董国祥;赵军;;抗凝治疗对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通畅率的影响[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利庆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观察和护理[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民;牛心包材料化学改性后长期稳定性的实验性研究、以及Perfeot瓣的临床血流动力学评价和长期随访结果[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2 董力;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方法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学锋;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疾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4 陈晓伟;活血化瘀中药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刘洋;原花青素交联去细胞猪主动脉瓣[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朱俊明;Perfeot牛心包瓣耐久性的研究和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7 沈杨;丹参素对子痫前期小鼠止血功能及妊娠结局改善的试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龙小毛;生物纤维支架细胞重建组织工程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刘金成;新型聚氨酯材料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研制及生物相容性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金磊;生物瓣钙化机制与羟基铬化学改性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菁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的Meta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艾克热木·吐尔逊;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生物瓣与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心功能变化比较[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白银;宁夏地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回顾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4 韩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纤溶因素的变化及抗凝治疗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5 廖承辉;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D];中南大学;2009年
6 石飞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文明姬;华法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抗凝治疗及其监测的临床观察[D];延边大学;2007年
8 隋李杰;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术前及术后早期抗凝治疗[D];山东大学;2011年
9 侯岚;改良溶栓方案与全身抗凝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方曙静;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永和;换瓣后不可忽视抗凝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魏开敏;不稳定性心绞痛莫忽视抗凝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4年
3 吴庆琛;换瓣后注意自我调整[N];健康报;2007年
4 记者 张旭;1/3房颤患者未获抗凝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夏洪平 张步升 张楠;抗凝治疗使早期心衰患者受益[N];健康报;2005年
6 袁启明;机械瓣VS生物瓣[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马艳红;我国房颤抗凝治疗需引起重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冯雷;慢性房颤宜抗凝治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雪敏;老年患者房颤抗凝治疗:须解决两大问题[N];医药经济报;2010年
10 主任医师 贺耀宗;房颤为什么必须抗凝治疗[N];中国老年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