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突袭婺城的中-γ尺度短时暴雨的分析及诊断
【摘要】:2004年7月8日夜里十点半左右婺城金华被一次短时暴雨突袭,完全由一个雷暴单体活动造成,过程具有天气剧烈、突发性、小尺度、历时较长、量级不大的特点。用中尺度站点的风场和气压场资料可以分析出降水最强时段有一个气旋性环流在金华附近,降水趋结束时相同位置则有一个反气旋环流。诊断大尺度环流背景,发现具备动力条件、不稳定能量条件和水汽辐合条件。衢州探空和义乌机场探空的资料表明,8日08时对流层中下层有干暖盖现象,使得本站能量得以很好保存,到夜里20时干暖盖现象仍维持甚至层次加深,直到能量释放后才消失。而从风场的垂直变化看,夜里垂直风切变的出现应该是触发本次过程的关键原因。通过稳定度计算也表明,下午到夜里确实存在转有利的微弱变化。另外,金华的盆地地形,是使雷暴单体在南、北山之间打转的可能原因,因此造成云团的核心降水区落在金华城区附近。同时因为各物理量值不大及风垂直切变不强,使最大降水没有继续增强。
|
|
|
|
1 |
尹占娥;许世远;殷杰;王军;;基于小尺度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J];地理学报;2010年05期 |
2 |
李明君,白爱军,郭江勇,肖青;庆阳短时暴雨分片及特征分析[J];甘肃气象;1994年01期 |
3 |
崔焕东,宋晓红,赵国振;驻马店市区汛期短时暴雨分段预报方法[J];河南气象;1994年01期 |
4 |
王平,崔焕东,余长青,李景尧,王秀珍,吴民江,冯平;驻马店地区西南涡类短时暴雨预报[J];河南气象;1997年03期 |
5 |
伍志方;广州短时暴雨及预警信号的发布启示[J];中国减灾;2004年10期 |
6 |
何丽萍;金华短时暴雨特征分析[J];浙江气象;2004年01期 |
7 |
赵宾怀;地形对短时暴雨的作用[J];气象;1979年07期 |
8 |
俞铁,杨育强;湖州市短时暴雨定量预报模型[J];浙江气象;1998年02期 |
9 |
邵元亭,高省莉;三门峡市短时暴雨预报方法[J];河南气象;2004年04期 |
10 |
娄伟平,丁永红,陈飞飞,邓盛蓉;工业化、城市化对新昌县城关镇暴雨的影响分析[J];浙江气象;2004年02期 |
11 |
陈秋萍,余建华,黄美金,祖基煊;闽中北短时暴雨概念模型[J];气象科技;2005年02期 |
12 |
崔焕东,李顺利,王裕亭,李晨,张红卫;驻马店夏季短时暴雨预报业务系统[J];河南气象;2003年03期 |
13 |
刘勇,张科翔,周丽峰,邸永强;2002-08-05短时暴雨与中尺度气旋[J];陕西气象;2003年02期 |
14 |
杨新兴;;“尺度”一词用法是否不妥[J];科技导报;2011年05期 |
15 |
张银昌;黄菲;;一次低空水平风切变的小尺度特征分析[J];气象;2007年02期 |
16 |
叶渝汉,胡家全,钱来林,查玉泉;长江对中、小尺度回波强度和移速的影响[J];气象;1990年05期 |
17 |
田永祥;小尺度涡旋的形成及其对热带气旋移动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1995年S1期 |
18 |
匡晓燕,汤志亚,职旭,席世平;河南短时暴雨落区预报系统[J];河南气象;2003年04期 |
19 |
邵美荣;石慕真;杨娃娃;赵广娜;;黑龙江省短时暴雨天气分型及雷达回波特征[J];黑龙江气象;2009年04期 |
20 |
孙莹;王艳兰;唐熠;李向红;;短时暴雨天气雷达回波概念模型的建立[J];高原气象;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