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分析

朱立志  
【摘要】:正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劳动力的主动性受的激发。在农业内部,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就业容量;在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燕尾服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粮食主产区农业内部、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情况及乡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情况,对进一步做好农村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1997年以来乡镇企业进入了新的一轮调整时期,所以本文选择近6年的数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朝;齐程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6期
2 张学鹏;吕景城;;淄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8期
3 郭玉荣;肖宜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任务[J];成人教育;2006年08期
4 曹新荣;;对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5 ;2003-2004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22期
6 温昭增;;转移劳动力不能简单地挖农村“人才矿”[J];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07期
7 黄珊;;海南省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障碍与对策[J];海南金融;2007年12期
8 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J];农村经济;2008年06期
9 寇荣;李鹏;谭向勇;;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的调查[J];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02期
10 刘传江;当代中国农民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之路[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10期
11 宋厚振;;威海:农村劳动力开发试点工作启动[J];农村工作通讯;2001年04期
12 丁琼;;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剖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8期
13 陈晓云;;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模型和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9年09期
14 唐智彬;石伟平;;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职业教育的功能、限度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1年13期
15 张皆兵;晋中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02年06期
16 成言;;叩击城市大门的农民[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2年08期
17 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回流的原因:逻辑推演与实证检验[J];经济学动态;2008年01期
18 许从亮,李君炼,周世荣;农村劳动力使用现状和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J];山区开发;1995年03期
19 马赛萍;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0 范小玉;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为7.74%[J];调研世界;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志;;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分析[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青;;发挥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导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青;;提高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余祖光;;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必须采取综合措施[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7 陈汉林;;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 促进农村劳务经济发展[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顾力平;刘瑞霞;;职业院校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探究[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张雷;;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彩容;基于文化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选择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顾莉丽;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3 韩洁;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及其补贴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马艳霞;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张忠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陈告;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湖南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刘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黄映晖;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魏哲平;投资主体行为约束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刘晓峰;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准;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林赛;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转移行为实证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启星;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收入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4 张丽华;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赵川江;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行为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肖玉婕;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佳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姜伟;诸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聂庆益;农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10 侯善惠;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方 任军川;准旗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稳步推进[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2 宗承灏;大通区多措并举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N];淮南日报;2008年
3 庄严 缪淑秀;寿宁转移农村劳动力年创产值6亿多元[N];福建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辉 通讯员 孟震宇;政府买单培训全市农村劳动力[N];湛江日报;2009年
5 王玉君 张学刚 记者 张庆春;东丰县八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N];辽源日报;2009年
6 记者 韦良俊 实习记者 庞文生;我区转移农村劳动力3.76万人次[N];阿勒泰日报;2009年
7 辛永刚;密山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实招[N];鸡西日报;2009年
8 罗涟浩 叶力 汪佳丽;5万农村劳动力专门务农者仅7000[N];宁波日报;2009年
9 张尚瑶 潘安 陆泽岳;农村劳动力8640位[N];福建日报;2009年
10 特约通讯员 闫民虎;临猗去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余人[N];运城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