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利用太阳光度计和微波辐射计改善盛夏季风降水预报

方哲卿  黄宁立  
【摘要】:型号CE-318太阳光度计和MP-3000A微波辐射计,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气象服务期间投入业务运行。据统计,在同样光照条件下,09时太阳光度计测量辐射亮度低于固定阈值,该日将出现强对流。并且在对流发生前大约20分钟,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廓线在1km高度处可探测到异常增温。这些观测现象与传统诊断分析中使用的高CAPE值、低能见度相比有更好的预报价值。Menon等在2002年的大气环流模式试验表明,黑碳气溶胶的增加改变了中国季风区域的降水分布。该模式试验的结果与上述两种观测现象的物理成因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中国江淮流域以南的盛夏季风期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下沉逆温,使得气溶胶扩散被抑制。低的辐射亮度意味着大气中气溶胶吸收更多的辐射能量,从而加热低层大气使得大气不稳定度增加导致更强的对流降水。然而,在中国北方,由于没有经常性的下沉逆温出现,气溶胶通常抑制云滴向雨滴生长,从而降水减少。并且,MP-3000A微波辐射计在1km高度异常增温也揭示出城市中心更多的气溶胶带来了更明显的抬升机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蔡立华;微波辐射计在人工增雨中的观测实验[J];山西气象;1998年04期
2 赵仁宇;杨春林;郭凤莲;张玉谦;赵凯;;用机载八毫米成象微波辐射计探测海冰[J];海洋技术;1985年04期
3 林海,忻妙新,魏重,郝跃奎,邹寿祥;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联合系统探测云中含水量和雨强分布的研究[J];大气科学;1984年03期
4 宫菀民 ,邹坚峰;地面雷达-辐射计联合测量降水的数值实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5 黄勇;采用微机的噪声注入式微波辐射计方案[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85年01期
6 陈洪滨,许丽生;空间被动微波遥感地球大气和陆洋面[J];大自然探索;1994年04期
7 李靖,姜景山;微波辐射计的逆向辐射对定标及辐射测量的影响[J];遥感学报;1998年04期
8 王振占,李芸;神舟四号飞船微波辐射计定标和检验(Ⅰ)——微波辐射计外定标[J];遥感学报;2004年05期
9 赵柏林,杜金林,刘式达,尹宏,胡成达,王义举,施庶民,邵根金,邹丽珍;遥感大气温度层结的微波辐射计之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1期
10 张瑜;;测量大气时变特性的新方法──微波辐射计法[J];电子器件;1997年01期
11 肖志辉,张祖荫,郭伟;地基、空基、星基微波辐射计定标技术概览[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0年02期
12 李靖,王涛,张升伟,姜景山;利用BG算法提高微波辐射计空间分辨率[J];遥感学报;2004年05期
13 赵玲;马玉芬;张广兴;杨莲梅;;地基35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年01期
14 吕达仁,林海;雷达和微波辐射计测雨特性比较及其联合应用[J];大气科学;1980年01期
15 赵柏林,尹宏,李慧心,杜金林,胡成达,朱元竞;微波遥感大气层结的原理和实验[J];中国科学A辑;1980年09期
16 孙元福,郑全安;3厘米扫描成像微波辐射计在海洋感感中的初次应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1年03期
17 卢军,林士杰,张祖荫;星载合成孔径微波辐射计的反演公式[J];微波学报;1994年04期
18 ;遥感、空间光学仪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6期
19 张东,郭伟;星载毫米波辐射计地面定标实验[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5年04期
20 何生存;郭三刚;王治邦;龚静;;黄河上游地区秋季云中液态水含量的微波遥感[J];青海气象;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哲卿;黄宁立;;利用太阳光度计和微波辐射计改善盛夏季风降水预报[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文刚;徐桂荣;廖可文;卢洋;祝伟;冯光柳;;降水对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误差的影响[A];暴雨新型探测资料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瑜;张升伟;黄莹珠;何杰颖;孙逢林;;岸基自动增益控制及周期实时定标微波辐射计[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程显海;王宁;曹培培;;微波辐射计在大气遥感和电波传播中的应用[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雷恒池;魏重;沈志来;金德镇;谷淑芳;李茂伦;;机载对空微波辐射计测云液态水[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吴学睿;李颖;兰国新;梁刚;;微波辐射计油膜厚度测量原理及研究现状[A];第八届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文集[C];2010年
7 王振会;曹雪芬;黄建松;敖雪;潘旭光;朱雅毓;;利用微波辐射传输方程进行微波辐射计亮温观测质量控制的实验研究[A];暴雨新型探测资料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文钦;;近空间飞行器载极化辐射计反演海面风场的可行性分析[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9 陆文;严卫;施健康;鲁旭;;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定标技术概述[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10 闫雷兵;高银浩;王超;田丰庆;;QFW-1双通道微波辐射计性能分析[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靖;数字波束形成微波辐射计性能分析及误差校正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瑾;固定波束指向星载微波辐射计定标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3 王新彪;Ka波段模拟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4 倪炜;空中目标微波辐射特性及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钟若飞;神舟四号飞船微波辐射计数据处理与地表参数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6 孙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高光谱遥感反演及其环境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纪永刚;基于微波图像的辽东湾海冰典型要素信息提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8 郑兴明;东北地区土壤湿度被动微波遥感高精度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9 熊祖彪;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探测的统计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董健;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天线阵排列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量;微波辐射计稳定性的改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瑜;多频段微波辐射计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单元设计与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3 钟朵群;新型周期定标微波辐射计及其测控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冯凯;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系统设计与测温精度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莉莉;基于BG算法的微波辐射计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张泽娇;利用微波辐射计TP/WVP-3000亮温资料建立降水临近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7 黄永辉;综合孔径成像微波辐射计反演算法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1年
8 付贵荣;水污染的微波辐射特性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高晓萍;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海面风场测量的反演及精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何宝宇;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空间频率采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黄江;风云三号卫星海洋产品星地同步对比测试试验进行[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莉;“神舟”四号上搭载什么试验[N];科技日报;2003年
3 王钟强;从空中“捕捉”油污[N];中国水运报;2002年
4 庞之浩;中国有了监测海洋的“眼睛”[N];中国国防报;2002年
5 士元;海洋卫星帮你监测海洋[N];大众科技报;2001年
6 士元;稳步发展的印度遥感卫星[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晓浩;气象卫星“旁敲侧击”为战争服务[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张军;本市建沙尘暴预警系统[N];北京日报;2004年
9 徐家政;毫米辐射计校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电子报;2000年
10 肖欧;北京启动沙尘监测预警系统[N];中国改革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