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Pwv资料的上海地区2004年一次夏末暴雨的水汽输送分析
【摘要】:本文应用GPS探测的可降水水汽资料Pwv对上海地区2004年一次夏末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大尺度的西南水汽输送路径,一条是中尺度的东南水汽输送路径。指出边界层的偏东急流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增雨机制。分析还表明:每30分钟一次的GPS/Pwv资料能直观地、及时地反映大气中水汽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GPS/Pwv资料随时间的演变特征与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GPS/Pwv的梯度散度资料可以反映大气中水汽的辐合、辐散分布情况。
|
|
|
|
1 |
叶其欣;杨露华;丁金才;陆滟滟;徐秀芳;尹红萍;朱佳蓉;刘晓波;;GPS/Pwv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系统中的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08年02期 |
2 |
梁宏;刘晶淼;章建成;毕研盟;王开存;;青藏高原大气总水汽量的反演研究[J];高原气象;2006年06期 |
3 |
张彤,张广庶,郄秀书;雷电电磁辐射脉冲的GPS多站同步系统[J];高原气象;2003年03期 |
4 |
万蓉;郑国光;;地基GPS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进展[J];气象科学;2008年06期 |
5 |
刘文,李连银;飞机人工降雨3S集成应用系统[J];遥感信息;1997年03期 |
6 |
党亚民,王权,冯金涛;利用GPS资料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的研究[J];测绘科学;1999年03期 |
7 |
金双根,朱文耀;GPS气象学应用进展及其监测实例分析[J];自然杂志;2002年02期 |
8 |
刘旭春;王艳秋;张正禄;潘雄;;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含量中加权平均温度获取方法的比较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9 |
周国君;潘雄;;GPS水汽遥感中加权平均温度获取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年04期 |
10 |
赵峰;戴连君;方宗义;肖稳安;;GPS水汽监测中卫星轨道处理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1 |
叶世榕;张双成;刘经南;;精密单点定位方法估计对流层延迟精度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8期 |
12 |
周敏;孔雪莲;;GPS水汽监测的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08年14期 |
13 |
费建芳,乔全明,高太平;1983年梅雨期前后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3年01期 |
14 |
冯金涛;地基GPS技术用于气象遥感学的初步研究[J];四川测绘;1999年03期 |
15 |
马舒庆,赵志强,邢毅;VAISALA探空技术及中国探空技术的发展[J];气象科技;2005年05期 |
16 |
陈向东;;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广西气象;2006年S1期 |
17 |
卢士庆;闫宾;刘晓东;;几种求算大气可降水量方法比较[J];内蒙古气象;2009年01期 |
18 |
廖荣伟;赵平;;东亚季风湿润区水分收支的气候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10年06期 |
19 |
仇丽凤;李雷茹;;基于GPS的GTS1型探空仪测风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0期 |
20 |
洪光;周庆满;林滋新;;青岛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及水汽输送的研究[J];海岸工程;199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