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种政治经济的解释——兼论当前投资过热问题

胡曙光  
【摘要】:正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8月19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27个基点。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25%上升到2.52%,贷款利率由5.85%上升到6.12%。这是继今年4月贷款加息和7月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的第四次信贷紧缩信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投资过热和投资效率低下是中国经济增长最突出的问题[J];资料通讯;2004年Z1期
2 罗斯·加诺特;崔存明;王报换;;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6期
3 朱达;;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展望[J];侨园;1998年01期
4 李孟刚;;降温中国经济 要考量世界经济放缓[J];财经界;2006年12期
5 杨帆;;跨世纪的思考: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与制约条件[J];华北金融;1997年07期
6 张玉台;;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J];新经济导刊;2009年09期
7 ;发改委: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所谓“二次探底”[J];冶金财会;2011年08期
8 冯苏宝;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热点将始于深圳[J];特区经济;1997年02期
9 李跃;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次起飞”[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李友忠;;中国经济真的过热了吗[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1期
11 丹尼尔·伯恩斯坦;刘宗仁;;中国——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中心[J];对外大传播;1995年Z1期
12 姚景源;;“十二五”至2030年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展望(一)[J];经济;2011年Z1期
13 庞丽静;;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意义(下)——张军教授在2005招商论坛暨招商周刊创刊四周年活动上的演讲[J];招商周刊;2005年23期
14 方烨;;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接近9%[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6年01期
15 林海莘;张丽纯;;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莅临汕大演讲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将是私人消费而不是出口[J];潮商;2009年06期
16 袁剑;;2010:低速增长走上分水岭[J];南风窗;2010年01期
17 揭晓;;中国经济崛起与东亚经济合作[J];商场现代化;2008年23期
18 ;声音[J];中国信用卡;2010年15期
19 林毅夫;;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J];宁波经济;2001年01期
20 茅于轼;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分析[J];大经贸;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曙光;;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种政治经济的解释——兼论当前投资过热问题[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伟;;产业结构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中国1978~2007年的经验[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年
3 刘佛丁;;对20世纪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新估价——评罗斯基著《战前中国经济增长》[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4 孟维华;;中国经济增长是否促进福利增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5 井百祥;刘长庚;孙红玲;;重塑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配置模式[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6 张颖;汪昌来;;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A];’2001天津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诸大建;孟维华;徐萍;;1980—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福利的贡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8 姚洋;;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9 桑百川;;中国经济增长:困难与前景[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10 黄健梅;周林彬;;法律与中国经济增长:广东经验[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峰;中国经济增长的阻滞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沈宗范;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外资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4 王凯;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熊俊;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D];四川大学;2006年
6 蒋长流;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资本深化与资本生产率变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德伟;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治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魏枫;从模仿到创新的路径研究与中国经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9 张海洋;外资技术扩散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梁宗经;中国经济增长动因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娟;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刚军;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3 黄载曦;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变迁与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邓金鹏;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贡献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叶新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和制度动因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吴海阳;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谭顺富;中国经济的增长要素分析与展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王莹;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发展[D];外交学院;2009年
9 翟青;信用卡与中国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凯;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翼;美房地产市场降温会影响中国经济吗[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2 ;中国经济发展当可乐观期待[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国家统计局局长 谢伏瞻;着力自主创新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信息报;2006年
4 李璇;中国经济是否过热?[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潘乐群;中国经济增长率,可信[N];解放日报;2002年
6 ;中国经济增长将有利于所有人[N];经济参考报;2006年
7 ;解经济近忧先除民生之困[N];经济观察报;2007年
8 记者 王宇新;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达7%左右[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周萃;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但仍会维持较高增幅[N];金融时报;2007年
10 周明生;坚持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并重[N];人民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