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金东  
【摘要】:正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对《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的新功能》、《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等材料的学习,使我深深感到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缺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波;;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浅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孙露清;;论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8期
3 小佳;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上)——《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摘编[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年03期
4 农志方;;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J];文学教育(中);2010年09期
5 黄喜兰;;新课程下的地理学科该怎么教[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4期
6 邱小玲;;新课程数学第三学段教材的特色[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9期
7 潘懿;;新课程、新教法——谈初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10期
8 肖杰;;在新课程下的自然语文教学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年24期
9 陈曼青;;初中英语新教材中语法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2期
10 虎西林;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感受[J];化学教育;2005年S1期
11 周作茂;;把握思想政治教材的“三新”[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年05期
12 过佳;新课程中的评价[J];儿童音乐;2003年09期
13 梁凤霞;;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J];考试周刊;2008年24期
14 徐凯;;新课程英语教学的几点感悟[J];考试周刊;2010年18期
15 范峰;;对“新课程,新教法”的一些认识[J];考试周刊;2010年57期
16 周善恒;新课程理念导向下的优质教学[J];教育导刊;2005年09期
17 陈卫东;;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的转变浅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8期
18 方向;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明年扩大推广范围[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12期
19 黄正东;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初探[J];物理教学探讨;2003年08期
20 司徒葵东;走进新教材 实践新课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东;;新课程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2 郭彩霞;;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严平;;利用课堂教学评价引导教师接受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重建课堂教学文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贺卫彬;;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浅谈创新课程中的学法指导[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许建军;;积极推进新课程努力让每一位学生享有新教育[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6 陆菡;;学习化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7 吴怡;;以“直线运动”的教学为例谈新课程下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桐江;;数学新课程下学生合作学习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9 孙桐江;;数学新课程下学生合作学习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刘青云;;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智勇;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岗;数学学习评价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蒋永贵;初中科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环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宋德云;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王佳佳;论学校制度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尹筱莉;化学专家—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丛英;初中生学习新数学课程情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谭海鹏;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罗炜;在激励与反思中成长——美术新课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瞿剑虹;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D];苏州大学;2008年
5 沈芳;论语文新课程的情感教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春楠;高中学生对数学新课程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灵华;高中地理新课程“活动”内容教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雷丽云;高中新课程古典诗词教学建模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大鹏;新课程条件下中学德育课堂教学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宋志明;“情境、留白、互动、反思、迁移”教学模式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织金县第八中学 陈洁;生物新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N];毕节日报;2010年
2 毕节市生机中学 谢礼;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思考[N];毕节日报;2010年
3 新泰市第二中学 张烈军;新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N];学知报;2010年
4 潮安县彩塘中学 陈培藩;对新课程中概率统计的教学反思[N];潮州日报;2008年
5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 罗国彬;新课程下怎样评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特邀嘉宾: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蒋敦杰   ■采访人:本报记者于建坤;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上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记者 刘宏;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占得先机[N];江西日报;2000年
8 记者 冯舒玲;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今秋开始[N];宁夏日报;2004年
9 彭惠绿 海丰县附城中学;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角色的变化[N];汕尾日报;2011年
10 董康;我省全面开展初中新课程“送培到县”[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