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结题报告
【摘要】:当前,一种新型教学范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将其式定义为"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学生从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中确定研究课题,以学生个人自主探索或小组合作研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获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本文系统地分析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状况和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研究性学习"的涵义、特点、实施方法和评价。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就高等职业学校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总结其办学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以高等职业学校《轻工分析》专业的化学类课程的教学为研究内容,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设计,提出了"基于研究性学习下的课程综合实训"这一教学新模式及其实施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就其在高等职业学校《轻工分析》专业2005、2006、2007级新生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四门课程开展的"基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综合实训"教学、学习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阐述了实施过程,进行了实例展示,分析了实施效果,以大量的实验事实为依据,论证了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范例,为此项改革工作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还对两年来的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为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