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SD大鼠腹腔注射给药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SD大鼠腹腔注射给药90天毒性试验,观察其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及其剂量-反应关系;停药后是否出现延迟毒性反应以及毒性反应的可逆性;确定安全剂量范围,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复方风湿宁注射液设低、中、高(20g生药·kg~(-)·d~(-1)、40g生药·kg~(-1)·d~(-1)、80g生药·kg~(-1)·d~(-))3个剂量组(分别为临床拟用剂量的15倍、30倍、60倍)及1个注射用水对照组,每组28只大鼠,雌雄各半;每天上午腹腔注射给药1次,每周给药6天,连续给药90天,停药后观察14天。每周根据体重变化调整1次给药量,试验期间每天进行一般临床观察,每周测量体重及摄食量1次。给药90天(D90)和恢复期结束(D104)分别对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测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一般临床观察各给药组大鼠从给药开始(D0)至恢复期结束(D104),眼、耳、口、鼻和会阴部等一般状况良好,未见异常分泌物;步态、被毛未见异常,无抽搐、稀便等现象出现;大鼠精神、外观、呼吸、行为及自主活动均无异常。高剂量组雌性大鼠体重在给药第4周低于注射用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鼠体重变化趋势与供试品剂量无相关性、与时间无相关性,故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大鼠体重影响不明显。低、中、高剂量组在个别周次与注射用水对照组比较,大鼠摄食量偏高,摄食量变化趋势与供试品剂量无相关性、与时间无相关性,故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大鼠摄食量影响不明显。血液学给药90天(D90)、恢复期结束(D104),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RBC、HGB、HCT、MCV、MCH、PLT等6个检测指标与注射用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给药90天(D90),低、高剂量组雄性大鼠MCHC相对偏低;恢复期结束(D104),低剂量组雄性大鼠WBC相对偏高。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变化趋势均与供试品剂量无相关性,认为该变化属正常的生理波动。提示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大鼠血液学各项指标影响不明显。白细胞分类计数及网织红细胞计数给药90天(D90)、恢复期结束(D104),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单核细胞数(M)、嗜酸性粒细胞数(E)、嗜碱性粒细胞数(B)、网织红细胞计数等4个检测指标与注射用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给药90天(D90),低剂量组雌性、雄性大鼠及高剂量组雌性大鼠在中性粒细胞(N)相对偏低;低剂量组雄性大鼠淋巴细胞(L)相对偏高。恢复期结束(D104),高剂量组雄性大鼠淋巴细胞(L)相对偏低、中性粒细胞(N)相对偏高。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变化趋势均与供试品剂量无相关性,认为变化属正常生理波动。提示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大鼠白细胞分类计数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各项指标影响不明显。血凝:给药90天(D90),低剂量组雄性大鼠PT缩短、中剂量组雄性大鼠PT延长。恢复期结束(D104),中剂量组雌性大鼠APTT延长,低剂量组雌性大鼠PT延长。两者的变化趋势与供试品剂量不具有相关性,考虑该变化属正常的生理波动,提示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大鼠凝血无影响。血液生化、电解质: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E)、血尿素氮(UREA)、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HO)、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钠离子(Na+)、钾离子(K+)与注射用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给药90天(D90),低、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GLU相对偏低,低剂量雌性大鼠TG相对偏低,低、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TG相对偏低,高剂量组雄性大鼠Cl-相对偏高。恢复期结束(D104),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GLU相对偏低,高剂量组雄性大鼠Cl-相对偏低。上述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与供试品剂量无相关性,考虑该变化属正常的生理波动,提示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大鼠血液生化影响不明显。病理学检查: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的脑系数、胸腺系数、心脏系数、肝脏系数、脾脏系数、肺脏系数、肾脏系数、肾上腺系数、睾丸系数、附睾系数、卵巢系数、子宫系数与注射用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未见药物相关的毒性病理损伤。骨髓涂片血液学检测未发现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造血系统有影响,根据试验方案要求,未做骨髓涂片的检查。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复方风湿宁注射液设低、中、高(20g生药·kg~(-1)·d~(-1)、40g生药·kg~(-1)·d~(-1)、80g生药·kg~(-1)·d~(-))3个剂量组(分别为临床拟用剂量的15倍、30倍、60倍)及1个注射用水对照组,每组28只大鼠,雌雄各半;每天上午腹腔注射给药1次,每周给药6天,连续给药90天,停药后观察14天。3个剂量组大鼠对从给药开始(D0)至恢复期结束(D104)的一般状况良好,精神、外观、呼吸、行为及自主活动均无异常。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大鼠体重、摄食量、血常规各项指标、血凝、血生化、电解质、白细胞分类计数、网织红计数及脏器系数等无明显影响。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SD大鼠各组织器官未发现毒性作用。综合各项试验结果以及病理检查结果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SD大鼠腹腔注射给药90天未见有明显的毒性特征反应,停药2周(14天)也未出现延迟性毒性反应。复方风湿宁注射液的相对安全剂量为80 g生药·kg~(-1)·d~(-1)(临床拟用量的60倍)。
|
|
|
|
1 |
任志强,刘运良,刘丽君,王训凡,郭正科;三黄肾康丸治疗大鼠慢性肾衰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房;2001年01期 |
2 |
王冰;王宗仁;江山;潘惠娟;;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对海马缺血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8期 |
3 |
商常发;赵芝刚;顾有方;陈会良;李卫民;董策龙;;大枣多糖对大鼠血清钙和葡萄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年02期 |
4 |
王毅;林伟;施举红;;野百合碱处理大鼠的血清对大鼠肺动脉压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8年02期 |
5 |
张芬梅;张慧玲;陈雪玲;樊锡凤;;脉泰颗粒择时给药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8年08期 |
6 |
许玲;吕书勤;;扶正祛邪中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大鼠影响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
7 |
赵鋆;赵咏芳;朱敏华;卓跃红;;抗早2号方对青春期雌性大鼠骨骼生长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8 |
马伯艳;张福利;宋琳;田旭升;;化瘀温胆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1年01期 |
9 |
潘媛;曹亮;邓奕;荣根新;丁岗;王振中;;散结镇痛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妊娠功能和激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年06期 |
10 |
谢华,李青南,吴铁,黄连芳,胡彬;芪霍肾宝抗泼尼松所致大鼠松质骨结构破坏的作用[J];解剖与临床;1998年04期 |
11 |
谭正怀,雷玉兰,张白嘉,罗亨明,黄良月;延妇春对中年雌性大鼠神经内分泌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00年01期 |
12 |
罗陆一,马骋,项晓人,王耿,李晓岭,孙小玉;加减神仙不老汤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年06期 |
13 |
宋菊敏;廖菡;李永方;莫启忠;郑惠田;;糖尿宁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大鼠激素水平调节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S1期 |
14 |
李茂进,胡俊峰,张春玲,于素芳,韩惠芬;天麻和阿胶对铅所致大鼠脑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J];劳动医学;2001年05期 |
15 |
高丽萍,柴锡庆,苏安英,李恩,贾利霞;复方益气补肾药对顺铂所致大鼠贫血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2年04期 |
16 |
刘素英,关明杰,杨文杰;砖茶对大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7 |
李国庆,武继涛,郑绍周;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
18 |
杜金行,靳洪涛,史载祥,孙建宁,任在方;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2年06期 |
19 |
俞建,吴家敏,杨毅,汪永红,时毓民,朱列伟,周文江;滋阴泻火方对青春期大鼠性腺轴相关基因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年06期 |
20 |
邹百仓
,魏兰福,魏睦新;槟榔对实验大鼠胃平滑肌运动影响的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