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学林唐进法  
【摘要】:随着专业的发展和分化,对中药学概念的认识出现了混淆。辨析中药学概念,明确中药学、本草学、中医学、临床中药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安然;梁茂新;;中药功能的发现与探索渠道[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李隆云;彭锐;钟国跃;;中药生药学的学科界定与研究方向(下)[J];重庆中草药研究;2011年01期
3 苗彦霞;;对新世纪《中药学》教材(第二版)修改的建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4 王雪芹;王博;;中药五味理论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1期
5 陈聚才;;土大黄与虎杖的区别[J];中医学报;2011年06期
6 胡晋芳;;何首乌药理作用浅谈[J];山西中医;2010年S1期
7 於江寅;;《中药学》教学方法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张慧;裴志东;初正云;康廷国;;中药学英语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9 张前团;肖海英;谢再弟;雷坤朋;刘佳琴;;旱半夏与伪品水半夏的系统鉴别[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1期
10 苏桂花;苑述刚;马少丹;张英杰;阮时宝;;雷公藤的本草学及临床应用研究[J];河南中医;2011年04期
11 刘鸣昊;薛博瑜;;近5年来肝纤维化中医证治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8期
12 欧莉;;CAI课件在中药学教学中应用的探析[J];中医教育;2011年04期
13 张涛;易卉玲;陈玲;杨勤;艾永循;;中药学学习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09期
14 吴立宏;;中药龙胆的应用传承[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年02期
15 张红梅;范颖;;黄芪补血功效探析[J];北京中医药;2011年08期
16 王君明;贾玉梅;崔瑛;;基于解决问题学习法的中药学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11年04期
17 沈伟峰;;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18 宋灏;;煎药漫谈[J];光明中医;2011年07期
19 刘立萍;李然;任艳玲;;多元化考核方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0 王薇;李峰;;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现状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捷;;五步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运用[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刘建利;;体现中医药特色建立中药学研究方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乃云;李梅;李爱华;;调剂人员必须学会辨别中药别名[A];2005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郑玉洲;;略论李时珍在中药学上的贡献[A];全国李时珍王清任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钟赣生;高学敏;张冰;张建军;郑虎占;李兴广;黄斌;韩涛;贾德贤;胡素敏;王淳;王景霞;陈绍红;欧丽娜;李伟;张鸿;;搞好精品课程建设 提升中药教学质量[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原思通;;对“中药中毒病例攀升”问题的思考[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1年
7 秦华珍;甄翠明;潘家英;冼寒梅;覃文慧;韦乃球;邓家刚;易蔚;;《中药学》网络课程建设体会[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聂晶;王思明;;“学导式”教学法在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常惟智;赵文静;旺建伟;孙敏;;浅析中药传统功效作用的内涵[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学林;唐进法;;试论中药学概念[A];第四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仕伟;叶橘泉学术思想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姜开运;中药七情的文献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曾祥法;部分常用中药功效规范化表述的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韩吉绍;知识断裂与技术转移[D];山东大学;2007年
5 陈冠林;中药药性信息编码方法学研究及其关联数据库设计流程逻辑方案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刘悦;药性起源与“四气”药理说嬗变的医史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7 余依婷;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李佳川;基于本草知识的酒蒸黄连“止消渴”系统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张卫;“五味”理论溯源及明以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10 邱玏;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的初步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宏宇;中国宋代药事管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闫忠红;当归属药用植物的本草学、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周敏;《本草纲目》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传承及影响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4 沈国俊;中药功效术语的规范化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5 李媛;中药名称规范化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6 林青;中国本草传说的分型、叙事特征及价值[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杨恋恋;明刻穆世锡《食物辑要》考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俊;咳喘从肝论治遣药组方规律探讨[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周韶华;主要基于热力学表达的中药学基础[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10 游琴;辛热药性的系统文献整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中医学院 张养生;中药学学科亟须分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徐雪莉;首套中药学专业硕士教材开始编写[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3 李家新;药、中药、中药材、中药学[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4 杨红兵 刘传文 赵英杰;中药学学科建设成绩斐然[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宋之琪;一部全面而实用的中药学综合性辞书[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倪项根上海中医药大学;从感性素材中寻找学习中药学的乐趣[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吕桂兰;《中药学》学习六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邵文彬 朱丽红;将中药文化引进《中药学》课堂教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唱春莲;蒙古刻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倪项根;北宋《证类本草》及其后续本[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