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傅青主女科》对中医妇科的贡献

韩延华  韩延博  冯华  
【摘要】:通过学习研究《傅青主女科》一书,收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研究。总结《傅青主女科》书中的内容,阐述傅山论治妇科病症的特色以及对妇科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此研究不仅对传承中医的学术思想,而且对于学习和研究《傅青主女科》的中医妇科临床医师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繁荣, 高艾琴;《傅青主女科》的治郁特色[J];中医药研究;1995年03期
2 刘奇英;尤昭玲;匡继林;;浅析《傅青主女科·调经》辨证论治特色[J];湖南中医杂志;2008年04期
3 刘培英;;傅青主女科应用山药经验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01期
4 白峻峰;《傅青主女科》调经六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5 张居仁,苏竞梅;浅谈《傅青主女科》之学术思想及治疗特点[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1995年04期
6 周首邦;傅青主化瘀疗法初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庞保珍,赵焕云;《傅青主女科》种子十方治疗不孕症19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年01期
8 赵荣胜;《傅青主女科》补肾法窥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9 丛春雨;试述柴胡在《傅青主女科》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10 房景芬,赵景华;《傅青主女科》治肾六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11 郑其昌,尤昭玲,李克湘;《傅青主女科》对鬼胎的辨识与治疗[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2 杨文斌;姚宪民;马世民;;《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规律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S1期
13 王艳;尤昭玲;;《傅青主女科》治疗不孕症的用药特点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12期
14 邓月娥;严世芸;;《傅青主女科》中“治未病”思想和方法浅探[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5 吴贵娥;谢鸣;;傅青主治疗不孕症的经验及其思考[J];中医药信息;2008年03期
16 张晓凤;杜冬青;杨鉴冰;;《傅青主女科》辨治带下浅析[J];现代中医药;2008年05期
17 胡燕尔;;《傅青主女科》从肾论治在月经病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26期
18 王若光,尤昭玲,李克湘;《傅青主女科》巧用白术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19 张守臣;张旭东;;《傅青主女科》临床应用治验[J];中医杂志;1997年08期
20 赵方平,殷桃花;舒肝法在《傅青主女科》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延华;韩延博;冯华;;《傅青主女科》对中医妇科的贡献[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长艳;尤昭玲;;《傅青主女科》对血症的治疗特色浅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贺丰杰;张文婷;;从《傅青主女科》谈崩漏临证论治[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姜涛;彭晋;陈钢;;《傅青主女科》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研习心得[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蒲勤;;论《傅青主女科》对月经经期的调节[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魏巍;;活血化淤法在中医妇科中的运用[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7 魏巍;;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妇科中的运用[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谭彩群;;中医妇科的七情致病及心理治疗[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中医妇科学[A];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C];2006年
10 朱鸿秋;;承接岐黄薪火,传承中医衣钵——中医妇科名家学术传承方法初探[A];全国中医妇科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尹香花;《傅青主女科》文献研究及导师对其临床运用总结[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高宇;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案常见妇科疾病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陈昱豪;中医药治疗燥痹的用药特色与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张红;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作用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李修贤;妇痛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临床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6 邱婉婷;《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不寐医案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梁伟;瘿瘤、瘰疬的病机理论与临床辨治思路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黄清显;痹证方药源流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旭日;杭盖巴特尔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蒙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彧骏;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学术思想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冯华;《傅青主女科》的整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王金鹏;川蜀中医妇科流派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董蕊;清代不孕症文献整理及诊疗特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淑芬;张玉芬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补肾活血清热利湿法辨治免疫性不孕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林崑;利用TBS全文检索系统构建中医妇科数据库的研究与实践[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张冬红;中医妇科外治方剂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骆赟韵;当代中医妇科名家常见月经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张保娣;肖承悰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特色及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黄丽红;定经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凡;临床治疗不孕症的体会[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刘晓燕 陈维爱;浅谈“经水出诸肾”[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岳阳医院院办;集中医妇科各流派之大成[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4 谭丽 张亚楠;中医妇科研究地域流派明显[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马平仲;中医妇科诊断与疗效 评价标准正在研讨[N];科技日报;2006年
6 ;养血活血 扶正化瘀[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盛玉凤;梅花香自苦寒来[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薛俊宏;五种证型不孕症的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王娟;月经带血块的四种病因[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王娟;月经带血块的四种病因[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