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林丽李硕吕培霖杨扶德  
【摘要】:目的:比较栽培品四倍体黄芩与二倍体黄芩的质量。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药材纯度、黄芩苷含量,栽培品四倍体黄芩均高于二倍体黄芩。结论:栽培品四倍体黄芩的质量优于二倍体黄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彩侠;祝侠丽;高山林;白雨;白雁;;盾叶薯蓣四倍体及辐射株系薯蓣皂苷元含量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08期
2 王志安,王生君;诱导盾叶薯蓣四倍体的研究初报[J];中国中药杂志;1995年06期
3 田永生;赵晓明;;蒲公英二倍体与四倍体的几个生理指标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6期
4 谢彩侠;董诚明;高山林;秦慧贞;白雁;;盾叶薯蓣四倍体株系生化指标及有效成分分析[J];中药材;2009年06期
5 谢彩侠;史会齐;高山林;胡亚楠;白雨;白雁;;盾叶薯蓣四倍体株系抗氧化酶活性及有效成分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2期
6 李彬,陈万生,张汉明,张卫东,杨根金,乔传卓;四倍体板蓝根中的一个新生物碱[J];药学学报;2003年06期
7 王寅,乔传卓,刘盛,张汉明;四倍体菘蓝体外抗内毒素、抗病毒作用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00年06期
8 陈桂平;客绍英;;二倍体及四倍体菘蓝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分析[J];中药材;2011年04期
9 周媛;胡春根;朱健;姚家玲;;不同倍性盾叶薯蓣的生理指标和薯蓣皂苷元量的比较研究[J];中草药;2006年03期
10 王晓宇;赵晓明;;不同倍性菘蓝根叶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3期
11 刘红霞;高培芳;赵晓明;张金桐;;四倍体药蒲公英和二倍体山西多裂蒲公英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0年10期
12 林丽;魏学明;马伟丽;李硕;杜弢;;甘肃栽培铁棒锤与野生铁棒锤生药学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3 赵胜德;杨福顺;陆善旦;李树殿;程伟华;;野生和栽培高良姜挥发油化学成份的比较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1992年01期
14 李军,刘文丽,哈尔·札衣尔,敖秉臣;人工栽培与野生新疆一枝蒿质量及有效成分的比较[J];中草药;1996年04期
15 王钢力;姚令文;翟为民;林瑞超;;肿节风不同药用部位及野生与栽培品指纹图谱的对比研究[J];中草药;2006年07期
16 刘训红;任仁安;;中药黄芪江苏栽培品与黑龙江野生品的质量比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4期
17 张清,熊久林,张捷,陈锦生,杨卫,黄国平;金钱草的栽培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12期
18 陈惠玲;高言明;任劲;;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9 张蜀敏;王晓军;陈建业;;天山雪莲二倍体与四倍体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当代医学;2009年33期
20 刘洪旭;邓思珊;马振菁;张韬;彭华毅;;野生与栽培草珊瑚中矿物元素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丽;李硕;吕培霖;杨扶德;;栽培品四倍体黄芩与二倍体黄芩的质量比较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蒋道松;周朴华;李娈;彭晓英;彭尽晖;;盾叶薯蓣四倍体和二倍体叶表皮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及超微结构比较[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合刚;赵亚;詹亚华;;射干野生品与不同生长年限栽培品中四种异黄酮的含量测定与比较[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二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姜韧;刘刚;谭生建;张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黄酊中黄芩苷的含量[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朱东海;付梅红;方婧;宋红月;熊玉兰;;茅苍术野生品与栽培品主要药效学差异比较研究[A];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颗粒中黄芩苷含量[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7 王钢力;姚令文;翟为民;林瑞超;;肿节风药材不同药用部位及野生与栽培品指纹图谱的对比研究[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罗文蓉;杨扶德;闵云山;;柴胡栽培品与野生品的生药学研究[A];第二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俊霖;宋国虎;肖潇;李小丽;徐亮;韩志斌;;黄芩加工与干燥技术研究[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姜大成;肖井雷;;抗癌新药“松百泰”原料药材-松杉灵芝的质量标准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润春;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经鼻给药脑内递药特性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杨建华;盐生肉苁蓉栽培品的有效成分及其质量评价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3 杨全;甘草黄芩种内变异及选种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李化;黄芩采收规律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5 宋旦哥;基于不同来源的黄芩物质基础与其药效学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陆军;黄芩中黄芩苷在脑核团内的分布规律及其对脑功能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5年
7 苟占平;川产金银花的品种品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童荣生;半夏泻心汤配伍原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媛;四倍体和二倍体盾叶薯蓣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2 申去非;黄芩苷液体栓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D];天津大学;2011年
3 李静;黄芩苷的提取与纯化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振华;黄芩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雷芳;肺痨颗粒定性与定量标准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6 洪志强;黄芩的质量标准研究和指纹图谱的建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郭宗珍;黄芩药材指纹图谱及化学成分的测定[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峰;密闭微波辅助提取-HPLC测定中成药中黄芩苷及绿原酸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9 兰姗;清肺注射液的药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张文青;黄芩优良种源的筛选及其与基因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山林;提高我国中药材质量的实践[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张贵君;近年我国中药研究的几个误区[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张贵君;现代中药研究的定位之误[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张贵君;对我国中药研究定位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张春霞;李梅;RAPD技术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 新;药为啥不灵了[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7 黄璐琦;分子生药学研究方兴未艾[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礞石;红花与藏红花的区别[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9 玉竹;“狮子盘头”说党参[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10 礞石;真假茯苓巧分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