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节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摘要】: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对肿节风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肿节风提供参考和借鉴。
|
|
|
|
1 |
李远;赵中流;;肿节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概况介绍[J];中国药事;2008年11期 |
2 |
黄耀庭;肿节风在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中的作用[J];上海医药;2000年12期 |
3 |
柯国华,胡红涛;肿节风治疗鼻窦炎140例报告[J];时珍国医国药;2004年05期 |
4 |
张惠霞;何德金;蔡胜;涂澄宇;黄继筠;;肿节风治疗耳廓假囊肿[J];实用临床医学;2006年11期 |
5 |
朱元昌;吴志勤;李翰芳;;肿节风中微量元素在治疗中的作用[J];中成药;1991年12期 |
6 |
李复朝,黎荫贤;复方肿节风涂膜剂治疗复发性口疮[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87年03期 |
7 |
金树根,李兆健;肿节风对二甲基亚硝胺中毒性肝损伤大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年05期 |
8 |
杜钢宁;龙奇军;蒋芸芸;韦妍;张树球;;肿节风、玄参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当代医学;2009年19期 |
9 |
楼大达;史元培;张林根;;肿节风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80年08期 |
10 |
陈霞,刘力建,陈晓熹;肿节风和病毒唑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J];贵州医药;2005年05期 |
11 |
何维友,董凤英,李爱华,王淑美;肿节风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6期 |
12 |
林剑,马继霞,刘兆乾;肿节风总黄酮甙对带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
13 |
周国平,刘红宇,王汉章,匡佩琳;肿节风中异秦皮啶含量的HPLC法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1999年08期 |
14 |
陆颂规;肿节风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1年08期 |
15 |
杨荣平;王宾豪;励娜;张小梅;;GC-MS法分析肿节风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J];中成药;2008年11期 |
16 |
刘威;张广财;张振秋;;多指标成分优选肿节风精致工艺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1期 |
17 |
黄增琼;蒋伟哲;黄兴振;梁伟斌;李倩兰;巫世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肿节风含片中异嗪皮啶含量[J];中国药业;2007年05期 |
18 |
杨波;孙卫民;薛大方;滕文锋;;ICP-MS测定肿节风中12种元素[J];光谱实验室;2008年03期 |
19 |
张萍;李军;马双成;王钢力;林瑞超;;HPLC法测定肿节风中异秦皮啶含量[J];中国药事;2009年06期 |
20 |
罗奇志;戴开金;马安德;;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肿节风中异秦皮啶的含量[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