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游飞韩婷秦路平  
【摘要】:从地黄中分离得到18株内生真菌,用于筛选具有抗性次生代谢产物的菌株。其中4株真菌可以从不同的地黄组织块中重复分离得到,说明这四株相对稳定的存在于此植株中。一株轮枝霉属内生真菌提取物明显地抑制稻瘟霉(Pyricularia oryzae P-2b),说明提取物中含有抗真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在对其发酵液的详细研究中,通过硅胶柱,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enalin(1)和一个massariphenone(2),化学结构通过核磁,紫外,红外,质谱分析手段阐明。Enalin(1)具有明显的抗生活性,不断抑制病原菌,也抑制其自生的生长,有作为医用农用抗生素的潜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晋静;康冀川;陈蓉;严峻;;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农技服务;2011年06期
2 何璐;纪明山;王勇;徐洪波;齐补坤;;一株苦参内生真菌的抑菌特性及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3 朱江敏;赵英梅;白坚;李玉婷;张克铭;陈加伟;吴剑丙;王慧中;;石斛共生真菌木霉菌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张隽;李霞;;太空育种对喜树内生真菌的影响[J];广州化工;2011年14期
5 冀玉良;李堆淑;朱广启;何军;;商洛丹参内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6 张婉婷;张灵枝;;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条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7 李霞;刘佳佳;陈建华;栾明宝;殷珍珍;杨栋梁;;产喜树碱喜树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喜树内生真菌的SRAP分析(英文)[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7期
8 卢东升;王明好;贾晓;;野菊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分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王家明;宋亚琼;刘宏亮;刘迪洲;杨泓喆;李乃怡;张朝正;孙华;;雷公藤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胡凯;王微;;前体化合物和诱导子对内生真菌XT5产紫杉醇的影响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1 张建春;杨大荣;陈吉岳;李玉;;热带苹果榕雌雄隐头果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对比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2 兰楠;祁高富;喻子牛;赵秀云;;油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3 毛益婷;代晓宇;马荣;;不同生境下野生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4 韩洁;赵杰宏;;篦子三尖杉内生真菌gyzy-9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5 罗跃龙;杨帅;赵志敏;彭菲;李云耀;;忽地笑鳞茎中产加兰他敏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西北药学杂志;2011年04期
16 刘畅;米士伟;于祝涛;延洪凯;高克祥;;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对五种植物生长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17 刘明志;;南方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1年04期
18 邵士成;吴少华;陈有为;王立东;杨丽源;李绍兰;李治滢;;印度引种栽培的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抑菌活性筛选[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3期
19 杜研;王康宇;王义;孙春玉;蒋世翠;张美萍;;真菌诱导子对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和代谢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0 王红霞;李雅丽;;一株产甘草酸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代谢产物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珩;胡志钰;黄耀坚;郑忠辉;沈月毛;;粗榧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小姝;李亚东;王琦;;北高丛越橘内生真菌的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薛珩;胡志钰;鲁春华;黄耀坚;沈月毛;;喜树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小姝;许延铎;王琦;;北高丛越橘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游飞;韩婷;秦路平;;一株轮枝霉属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病原菌活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6 张云霞;贝垚姗;罗晶晶;向梅梅;;巴戟天内生真菌多样性初步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康冀川;苏昊;何劲;靳瑞;雷帮星;文庭池;;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何旻远;钟文鑫;;台湾中草药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与活性[A];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张猛;;小麦和玉米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春杰;李飞;缑小媛;张兴旭;陈娜;;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好芬;两株热带马尾藻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2 何璐;苦参内生真菌抑菌物质纯化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3 吴令上;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与宿主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袁志林;疣粒野生稻(Oryza granulata)内生真菌资源挖掘、系统发育分析和功能初探[D];浙江大学;2010年
5 郑金铠;盐胁迫诱导的耐盐天才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秦建春;四种内生真菌、一种放线菌和一种高等真菌次生代谢物质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胡志钰;裸子植物内生真菌Xylaria sp. NCY2和Tubercularia sp. TF5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徐庆妍;两株红树植物内生真菌代谢物及抗菌、抗肿瘤活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张翼;两株海藻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10 李冬利;黄槿内生真菌赤散囊菌及红海榄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慧娇;两株黄槿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2 陈小姝;北高丛越橘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3 刘笑洁;河南道地药用植物辛夷内生真菌Y111的初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飞凤;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人工接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张炜玲;两株苦楝内生真菌混合发酵菌丝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志敏;火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罗珊珊;马尾树内生真菌D4115活性代谢产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黄湘海;黑核桃内生真菌HJ_1发酵产物化感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徐丽莉;人参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胡桂馨;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高羊茅的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明淑 黄璐琪;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2 陈美兰 黄璐琦;道地药材形成的途径之一[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董志昕 蔡蕴琦;禾本科植物体内发现抗病虫“有益菌”[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4 杨红亚 王兴红 彭谦;微生物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日趋深入[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白毅;协力创新促药兴[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应刚;GAP曙光初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熊燕;微生物里的大千世界[N];云南日报;2004年
8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苏志国;生物化工技术聚焦三大领域[N];中国化工报;2003年
9 李津军;海洋———天然医药宝库[N];科技日报;2003年
10 高文远 肖培根;中药资源开发:生物工程技术大有可为[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