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邢桂荣刘海燕  
【摘要】:目的:完善归仁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当归、川芎、西红花、赤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中均能鉴别出当归、川芎、西红花、赤芍。结论:本方法可准确地对归仁合剂进行定性鉴别,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立民;薄层色谱法鉴别红花与复方中的西红花[J];首都医药;2000年07期
2 叶水泉;;名卉珍药西红花[J];现代养生;2009年10期
3 魏屹,吕晓琼,冯远驰,胡若英,杨德才;1种伪品西红花的鉴别[J];中草药;1999年10期
4 王翠珍,王伟;西红花与其混淆品红花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1999年04期
5 安天海,胡敬哲,张洪昌;伪品西红花报告[J];时珍国医国药;1999年05期
6 孙玉华,杨真;西红花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04期
7 李韶菁;张迎春;苏培瑜;陈畅;李德凤;杨洪军;;阿魏酸松柏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03期
8 王国俊;红药[J];中成药;1980年03期
9 蒋万浪;石克;谢静;;八珍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J];中国药业;2008年22期
10 李艳红;刘昌辉;张银卿;李丽;宓穗卿;;当归、川芎、红花及其合并提取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J];中药材;2008年11期
11 王春蕾;张冬丽;于晓瑾;;宫炎康颗粒的薄层鉴别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06年05期
12 周剑;李祥;武露凌;;四物汤组方前后脂溶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年03期
13 郭允;赵春杰;赵旻;洪博;;坎离砂中当归川芎的鉴别[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4 王霞玲;西红花的快速显微鉴别法[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15 张冬丽;王春蕾;;除脂生发片的薄层鉴别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06年03期
16 李仪奎,胡月娟,徐军,马建平,周弘,黄坚,任晓瑛;当归、川芎药对(佛手散)配伍关系系统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实践[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年05期
17 王静,廉景奎;一种西红花伪造品的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1997年03期
18 杨敏聪,苏素莲,郭忠泽;西红花及其伪品的鉴别[J];海峡药学;2000年02期
19 宋金春;刘红;刘薇芝;;当归、川芎、红花不同组合方式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J];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15期
20 绪广林,余书勤,龚祝南,张双全;西红花苷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桂荣;刘海燕;;归仁合剂的质量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雷燕;高倩;李阅山;陈可冀;;黄芪、当归及其组方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A];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周立;贾俊;师健友;叶娉;王敏;王凌;;加味天麻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潘新波;孙宇靖;肖宇奇;萨日娜;杨应文;王亚丽;;甘肃岷县不同生长年限当归药材的红外光谱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刘树民;张琳;李颖;罗明媚;;黄药子与当归配伍对大鼠肝脏CYP1A2、CYP2E1基因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6 杨静;杨志福;陈敏纯;奚苗苗;田云;贾艳艳;文爱东;;红花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7 胡芳弟;毕映燕;封士兰;石义凯;王春明;马玉凤;;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当归栓中5种活性组分的含量[A];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应东;邸美仙;舒畅;万生芳;刘凯;俞华;;当归、红芪及其合剂超滤膜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陈玉婷;;干西红花与湿西红花的快速鉴别[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蔡皓;娄雅静;刘晓;裴科;马晓青;李松林;蔡宝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快速鉴别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沂;心舒口服液的高效毛细管电泳质量控制方法及药效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2 何宇新;头痛宁经皮给药系统的药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刘圆;奶芎、山川芎与川芎的品质比较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杨铁虹;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王曙宾;缓释固体分散体[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王均宁;圣愈汤及其拆方调控血虚小鼠造血生长因子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陈晓萍;当归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戴水平;中医活血化瘀方数据库及其数据挖掘[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杨旭杰;基于统计方法模型分析的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陆志明;高游离脂肪酸诱导血管局部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海娟;当归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室重构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2 阮健;当归油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郑洁;归芍头痛颗粒药学及稳定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盛丽;甘肃省当归资源的RAPD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5 邓红娟;当归不同炮制品抗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6 华南;芎归巴布剂制备及药效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远;控制川芎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诸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王婕;当归药材的质量标准与道地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李超;人参配伍当归对小鼠化学性骨髓抑制、免疫抑制防治作用及其最佳配伍比例初筛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10 南垚;育发液及蜂胶质量控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小翔;妇科圣药说当归[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韩发现当归萃取物可治白血病[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陈国华;当归之功效及治病验方[N];民族医药报;2008年
4 山东万青;人体的“血管清道夫”[N];大众卫生报;2006年
5 ;妇女慎用人参当归[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蒋亚星;当归入药 部位不同[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7 青海省中医院 伏新顺;地龙川芎合用三功效[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礞石;细辨当归[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9 严成直;西红花提纯过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10 记者 严少卫;当归新降压成分被发现[N];健康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