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欣口服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谷氨酸、一氧化氮合酶、钙离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脑欣口服液影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理。方法:将7日龄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即假手术组、HIE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后按要求灌服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大、中、小剂量的脑欣口服液。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P0.05;模型组与大剂量组比较均P0.05;模型组与中剂量组比较GLU、Ca~(2+)均P0.05,NOS P0.05;模型组与小剂量组比较GLU、NOS均P0.05,Ca~(2+)P0.05。结论:脑欣口服液抑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细胞凋亡的机理与GLU降低、NOS降低及Ca~(2+)降低有关。
|
|
|
|
1 |
王霞,杨于嘉,余小河,钟乐,贾延劼;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感觉运动机能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7期 |
2 |
朱欢;蒋犁;乔立兴;黄莉;朱丽华;张志华;;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后海马区细胞增殖的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
3 |
尹晓娟,巨容,封志纯;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神经干细胞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08期 |
4 |
王小引;李晓娟;李东亮;郭学鹏;;孕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仔鼠孕酮受体表达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9期 |
5 |
屈素清,栾佐,尹国才,郭万里,胡晓红,吴南海,闫凤青,钱阳明;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经脑室人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08期 |
6 |
杨于嘉;;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机制及存在问题[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03期 |
7 |
杨涛,谢集建,常燕群,陈运彬;尼莫通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学习记忆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09期 |
8 |
徐敏慧;王侃;徐婷;;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外周血中生长激素的变化及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10期 |
9 |
蒋予,李瑞林,黄绍平,吴建维;地塞米松预防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作用[J];广东医学;2000年04期 |
10 |
崔红;杨爱君;崔雁;艾泉山;叶卉初;黄德庄;兰孟东;张万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时HIF-1α基因表达的变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
11 |
赵凤艳;屈艺;唐彬秩;毛萌;母得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与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5期 |
12 |
赵惠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头颅CT的检测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36期 |
13 |
温林豹;刘伟;陈刚;赵丽辉;杨小朋;孙振柱;迟广明;;缺氧缺血对新生乳鼠脑组织的损伤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
14 |
吴明;;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15 |
李玉梅;戴春来;谭岩;;神经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年03期 |
16 |
白蓉;贾延劼;白宏英;;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效果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
17 |
张谊;姚笠;;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时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长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9期 |
18 |
罗有同,肖昕;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鼠血8-异前列腺素F_(2a)变化及N-乙酰半胱氨酸的干预效果[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08期 |
19 |
刘亚玲;郑雯;;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17期 |
20 |
刘波;张鸿婷;唐强;;针刺结合环境刺激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