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培养检出新型隐球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分析
【摘要】:正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在艾滋病患者培养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脑脊液、血液等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出新型隐球菌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新型隐球菌分布比例在脑脊液中最高,占63.8%,血液次之占30.9%;新型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0.6%、7.0%、9.6%。
|
|
|
|
1 |
陈梅根,陈红岩,何爱华;新型隐球菌透射电镜的分型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2年04期 |
2 |
杨泽权;从血液、骨髓及脑脊液同时分离出新型隐球菌1例[J];云南医药;2002年05期 |
3 |
陈红岩
,陈梅根;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计数检查在临床的应用(附51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3年05期 |
4 |
廖爱琴,魏林琳;新型隐球菌型脑膜炎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6期 |
5 |
吕永革;梁焕莲;王建华;黄春元;杨茂洪;罗帝林;;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的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06期 |
6 |
褚殿儒,何淑芳;新型隐球菌墨汁标本简易保存法[J];临床检验杂志;1991年03期 |
7 |
周玲华,王太东;脑脊液中检查新型隐球菌的体会[J];山东医药;1995年07期 |
8 |
包志明,迟银娥;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检测方法的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00年06期 |
9 |
王卫文,夏永祥,李有武;快速计数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的新方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23期 |
10 |
王永亨;;介绍一种检查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的方法[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
11 |
王丽;刘瑞林;郭续胜;;脑脊液中分离出新型隐球菌一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年03期 |
12 |
薛峥;刘潺潺;王雪贞;卜碧涛;张苏明;;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其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8年01期 |
13 |
丁振若,苏明权,孙怡群;新型隐球菌引起胸壁脓肿一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
14 |
陶星辰;尚秋菊;罗宗龙;杨静;代陆娇;苏鸿雁;;两种新型隐球菌选择性培养基的比较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06期 |
15 |
郭继强;从反复口腔溃疡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新型隐球菌[J];临床检验杂志;2002年03期 |
16 |
梁委军;;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8期 |
17 |
章强强;;新型隐球菌的特异性鉴定及血清分型[J];上海医学;1988年08期 |
18 |
戴一英,李云英;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观察和护理[J];广西医学;1990年02期 |
19 |
刘传良;普通墨汁负染法检查脑脊液中的新型隐球菌[J];赣南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20 |
高茜;;1例新型隐球菌型脑炎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