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嗜酸性血管炎

廖文俊  
【摘要】:正嗜酸性粒细胞性血管炎是一种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根据病因,该类血管炎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即复发性皮肤坏死性嗜酸粒细胞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为出血性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可出现指趾坏疽,无系统损害表现,组织病理示小血管坏死性血管炎,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无核尘;后者包括继发于结缔组织病、药物反应或嗜酸性粒细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天舒,沈锡中;以腹痛、发热为表现的Churg-Strauss综合征1例[J];中国临床医学;2003年05期
2 宋琳毅;曾学思;孙建方;;复发性皮肤坏死性嗜酸性血管炎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年11期
3 李秀凯;;SLE的青斑样血管炎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年05期
4 周建辉,高菊,蔡广研,陈香美;血管炎、新月体肾炎伴肺纤维化、消化道出血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5 陈培明,廖万清,张玉麟;青斑血管炎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5年03期
6 范燕文;超敏性血管炎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年04期
7 袁定芬,尚功国;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血管炎性疾病[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年04期
8 郭晓丽!550002贵阳市,黄竹筠!550002贵阳市;以血管炎、亚急性甲状腺炎为表现的淋巴瘤复发一例[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9 刘建中,刘艳芳,原希荣,周洪美;Churg-Strauss综合征与大动脉炎重叠性血管炎一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年05期
10 高和,张波,于红,彭渤,纪树国;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肺脏表现[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2年03期
11 李学刚,关广聚,柳刚,文蓉珠,吴涛;过敏性血管炎[J];山东医药;2003年22期
12 韦卫中,陈绍军,王宏伟;免疫性血管炎致冠状动脉扩张的实验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3年03期
13 张波,彭渤,王肇原,刘颖,高和,纪树国;血管炎致肺间质纤维化两例报道[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5年02期
14 郝玉杰,王桂英,傅淑霞;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13期
15 万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血管炎导致干性坏疽1例报告[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10期
16 毕士林;;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24期
17 廖家贤;;原发性小血管炎误诊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11期
18 徐文娟;;血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9期
19 肖卫国;;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的肺部表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年08期
20 蒋雨平;;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在培;刘宏杰;王琳;杜晓萍;刘卫平;李俸媛;;皮肤结节性血管炎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叶志中;;血管炎研究进展[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许文兵;;易误诊为哮喘的疾病——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冼宜;;中药治疗狼疮性血管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5 叶志中;;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6 陈永熙;俞海瑾;张文;任红;陈晓农;王湘玲;潘晓霞;王伟铭;陈楠;;18例伴有肾损害的PTU相关性血管炎临床特点和转归[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沈红;邱夏桑;杨政;叶华茂;;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伤临床分析[A];2008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张东萍;曹建春;;从“邪”论治皮肤血管炎——奚九一治疗皮肤血管炎的经验[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换届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苏娅;陈江华;吴建永;王慧萍;寿张飞;王逸民;黄洪锋;谢文卿;徐莹;金娟;;C4d阴性管周毛细血管炎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临床研究[A];2008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刘冼宜;初洁秋;;类风湿血管炎并周围神经病变一例[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旭东;雷公藤制剂“513”的临床双盲治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2 刘晹;HGF与MMP-9在SLE中的异常表达及在血管炎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杨竹生;中性粒细胞及其FcγRIIA在部分血管炎病发病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郑文洁;抗内皮细胞抗体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机制及其靶抗原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5 林晓英;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及血管因素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周小勇;Th1型反应模式的建立与抗银屑病药物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7 覃丽君;LCWE诱导小鼠冠状动脉炎的实验研究—川崎病动物模型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侯传云;CD147及RECK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8年
9 强金伟;急性肠缺血的多排螺旋CT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潘銮凤;血管内皮细胞FcγRs的表达及免疫复合物与FcγRs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红波;血管炎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D];泰山医学院;2010年
2 于晓琳;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一例并文献复习[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国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脑血管造影表现及诊断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何云;2例累及肺部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吴伟伟;87例结节型皮肤血管炎临床回顾性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瑞;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胃肠血管炎30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丛敏;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阴性少免疫沉积型新月体肾炎抗内皮细胞抗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江伟;中药对庆大霉素致视网膜血管损伤的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9 杨满;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相关自身抗原的血清学筛选[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邹润英;免疫性血管炎幼兔模型中血清8-异前列腺素F_(2α)的变化及N-乙酰半胱氨酸的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萍;中医药治疗急性坏死性血管炎[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 曹淑芬 主治医师;中医如何治疗血管炎[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赵金霞 刘湘源;特殊血管炎诊治面面观[N];健康报;2011年
4 冯钧;血管炎的药物治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5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栾川;皮肤型血管炎能不用强的松吗?[N];健康时报;2006年
6 马绍尧(主任医师);荨麻疹样血管炎[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7 邵婉靓 李水根;严重腹泻:别忘狼疮性胃肠血管炎[N];健康报;2005年
8 ;中医药治疗急性坏死性血管炎见效快[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肢体血管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类风湿病危害大 治疗首要重调养[N];天津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