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IGIRR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钱桂生  
【摘要】:正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是由炎症失控而引起的临床危急重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ALI/ARD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的环节多,受损的靶细胞多,其中炎症反应失控是本质。Toll样受体(Toll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涛,曾邦雄,李兴旺;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中性粒细胞胶原酶的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2 金胜威;张力;姚尚龙;吴萍;叶笃筠;;脂氧素A_4对内毒素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3 马涛;刘红;张宁妹;;霍姆注射液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肺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4 王亚平;邹定全;常业恬;;羟乙基淀粉130/0.4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年05期
5 马涛;马启明;陈学新;;高渗晶胶液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肺上皮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6 邹豪杰;马俊清;严首春;宋祖军;;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17期
7 丁宁;肖慧;许立新;佘守章;;羟乙基淀粉130/0.4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ICAM-1表达的影响及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3期
8 夏小萍,曾因明,徐福涛;己酮可可碱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iNOS和NO的影响[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9 吴长毅,曾因明,顾卫东,丁浩中,张焰;低体温降低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血管ICAM-1表达[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年03期
10 缪李丽;骆玲;王导新;;Ang-2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年11期
11 许兵;刘少华;马可;徐鑫荣;;吸入一氧化碳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NF-α和IL-1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12 王晓斌,李志超,贾斌,赵澎涛;罗红霉素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3期
13 唐斌,张训,侯凡凡;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对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年07期
14 刘红菊;韩继媛;陶晓南;张建初;马万里;;己酮可可碱对急性肺损伤鼠肺内磷脂酶A_2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08年01期
15 黄翠萍,张珍祥;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38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的变化[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16 王晓园,夏中元,杜大平,孟庆涛;HO-1/CO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硝普钠对其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17 秦开秀;简华刚;;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炎症介质的表达[J];重庆医学;2007年04期
18 张琦;张丙芳;牛雯;李勇;王晓明;李志超;;盐酸多西环素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7期
19 陈裕洁;马化鑫;黄建华;陈景晖;周少丽;;脂质体前列腺素E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02期
20 张晓华;李世昌;;谷氨酰胺对肺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贵州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桂生;;SIGIRR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武庆平;金胜威;刘东;桂平;尚游;冯丹;姚尚龙;;急性肺损伤研究新思路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相结合[A];2010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胥武剑;董宇超;朱莹;洪伟峻;宁允叶;蔡在龙;李强;;Nogo-B在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谢衬梨;萧正伦;黎毅敏;莫红缨;赵一菊;;生长素释放肽对急性肺损伤小鼠核因子-κB和纤溶系统的干预作用[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皋源;王云霞;李玟;邓羽霄;王祥瑞;;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宁;顾勤;郑以山;;急性肺损伤小鼠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的表达规律及其对肺部炎性反应的影响[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董丹江;郑以山;顾勤;;NK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sTREM-1的相关性研究[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魏凯峰;;急性肺损伤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研究[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孙军;高忠和;方陈;杨玲;韩忠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治疗急性肺损伤(ALI)[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赵智刚;唐忠志;刘非凡;程青;杨剑虹;彭森;陆卫华;邬明;;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性肺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鑫;汽化吸入全氟化碳对行机械通气肺损伤小猪肺外脏器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肖贞良;GRKs参与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3 戢新平;体位改变对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朱宏飞;钠氢交换体1在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黄泽清;骨形态生发蛋白-4在酸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6 李洪霞;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机制及白介素10、地塞米送的保护作用[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7 樊毫军;腹腔或静脉注射全氟化碳对大鼠急性肺损伤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8 朱峰;丙酮酸乙酯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高伟;经气管灌注脂多糖致老龄大鼠急性肺损伤时肺蛋白质组变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10 宋琳;携带缺氧诱导有丝分裂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玲;胆红素对抗内毒素诱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2 赵晓巍;不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减轻急性肺损伤模型通气机相关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3 张秀敏;不同诱因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内外炎症动态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陈小莉;雷米普利对急性肺损伤时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5 简文;山莨菪碱治疗创伤性急性肺损伤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何发明;小潮气量通气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7 程瑾;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己酮可可碱在盐酸诱导的兔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8 陈刚;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角细胞生长因子(K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的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9 蒋德生;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时核因子-κB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李冰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灌洗对家兔盐酸误吸性肺损伤治疗效果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alfactant在儿科急性肺损伤中的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熊学莉通讯员 曾理;急性肺损伤早诊早治降低病死率[N];健康报;2008年
3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 王立祥孙鲲 整理;控制ARDS要五早[N];健康报;2008年
4 白毅;我国防化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曾理;感染是导致ALI/ARDS的主要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冯友根;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司钠[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曹东义、王生茂、郭双庚、王振瑞、王丽;炎症反应是外感热病共同的病理基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拉扎碱类药预防肺损伤研究近况[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范瑾 杜军保;肺动脉高压治疗新途径[N];健康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