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处异常电位的分布和意义
【摘要】:正目的:在对流出道室性早搏进行标测和消融的过程中,常可在靶点处记录到一些异常电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消融靶点处异常峰电位的分布及与成功消融靶点间的关系,对其产生的机制作一初探。方法:选取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的流出道室早连续病例54例,对其成功靶点处记录到的峰电位的比率和形态进行分析。将峰电位分为四种类型。窦律时有峰电位,而室早时没有,定为Ⅰ型;窦律时有,室早时也有,定为Ⅱ型;为研究方便进一步分为两亚型,
|
|
|
|
1 |
贾玉和;马坚;李贤;聂玲;方丕华;姚焰;张奎俊;楚建民;张澍;;体表心电图两步法快速判定流出道室性早搏的起源[J];中国循环杂志;2010年03期 |
2 |
Lown B;夏永康;;猝死高危病人的处理[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3年02期 |
3 |
江力;申卫平;胡小玲;韩盈;佟铭;;左心室条束与室性早搏[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89年03期 |
4 |
宋洪发;张作芳;;室性早搏反映心肌缺血1例[J];心电学杂志;1990年03期 |
5 |
陈汉琴,程兴容;利多卡因治疗室性早搏的观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1年01期 |
6 |
贾鸣;朱梓丰;李华;沈虹;;冠心病非心肌梗塞者复杂型室性早搏发作频度的昼夜分布[J];浙江医学;1991年04期 |
7 |
杨林;;谷维素引起室性早搏1例[J];四川医学;1992年02期 |
8 |
陈茂仁;;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67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年01期 |
9 |
陈树兰,张新超,桑晓银;从动态心电图角度探讨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J];宁夏医学杂志;1995年05期 |
10 |
俞锋;;心跳的超前行为——早搏[J];健康博览;1995年01期 |
11 |
王惠;参附注射液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35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2 |
陈广幸,杜志恒,陈启华;左心室假腱索并室性早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1998年05期 |
13 |
程志华;1,6—二磷酸果糖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分析[J];浙江医学;1999年11期 |
14 |
徐建生;生脉注射液治疗室性早搏30例[J];福建中医药;2000年03期 |
15 |
孔立,郭峰;从火热论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16 |
李唯琼,孟芙萍;误服维生素A-D胶丸80粒致室性早搏1例[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17 |
黄春涛,张云梅,石延科,邓旭;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的昼夜分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年12期 |
18 |
朱宇熹,陈绪元;食管癌PF方案化疗发生频发室性早搏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
19 |
王燕午,王玉堂,时向民,单兆亮,王思让;美托洛尔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效果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02年02期 |
20 |
王明香,岳国运;复脉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7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