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无效的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neuralgia,ITN)无效的原因。方法对12例经初次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再次手术,系统性回顾手术中观察及操作细节并推测初次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无效的原因。结果第2次微血管减压术后9例患者症状立始消失,2例分别于手术后1月和3月消失。随访时间3月-4.5年,平均2.7年,症状均无复发。责任血管判断失误致血管压迫遗漏、隔离棉片滑脱、移位、隔离棉片过大或过小以及蛛网膜粘连是导致微血管减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背根部与动脉或者静脉血管接触后的搏动性冲击压迫颅神经入脑干区(REZ)发生脱髓鞘改变,并导致神经冲动发生短路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基础理论,所以手术中准确判断责任血管是手术成功的基础。责任血管遗漏是复发的首要原因,手术中患者头部位置的变化、小脑半球的过重牵拉、脑脊液的排放过快以及蛛网膜广泛切开后导致责任血管行程发生移位造成识别困难,或者仅将与神经平行或简单接触的血管误认为是责任血管并进行减压,而位于血管丛深部的主要责任血管被遗漏。隔离棉片过大、过多或过薄以及隔离棉片滑脱、移位均为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的可能原因,正确减压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
|
|
|
1 |
朱克能,瞿启文,魏建国;穴位埋线治疗三叉神经痛209例的疗效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
2 |
张琪凤;磷酸喹哌治疗矽肺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0年04期 |
3 |
刘金陵,杜念祖;争光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球表面鳞状上皮癌(附8例报告)[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980年03期 |
4 |
樊培方,刘家荣,吕建华,王见红,程由注;后尾蚴膜反应在福建斯氏肺吸虫病流行区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
5 |
郑少雄;Trilostane治疗库兴氏综合征[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0年01期 |
6 |
郭宝征,周渝膺;41例小儿肾病综合症的临床治疗观察[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0年03期 |
7 |
陈保健;隔日顿服大剂量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17例报告[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
8 |
吴中兴;甲苯咪唑驱治蛲虫病的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
9 |
王博惕
,黄钻宏
,杜兰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爆震性听力损伤的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4期 |
10 |
卢世璧
,朱盛修
,陈景云;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所遇的几个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