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漂白剂对不同牙色修复材料边缘微渗漏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漂白凝胶和洁白牙贴对三种不同牙色修复材料边缘微渗漏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修复材料间漂白后边缘微渗漏的差别。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近期因正畸拔除的离体前磨牙45颗,清洁牙面,在蒸馏水中储存1个月后按照自制的肾型模板在离体前磨牙的颊舌侧制备V类洞(牙合龈径为3mm,宽为2 mm,深度为2 mm)。所制备的标本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复合体(DyractAP、F2 000)和玻璃离子(Ketac molareasymix)并按照说明充填,37℃蒸馏水中水浴24 h后依次用中等、细、超细抛光盘抛光后冷热循环500次。每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实验组分别使用10%CP凝胶和14%HP洁白牙贴漂白,洁白牙贴组每天2次,每次30 min;凝胶组每天漂白6 h;对照组每天换一次蒸馏水,实验组除了操作时间外其余时间都置于蒸馏水中。整个实验持续21天,在37℃、100%湿度下进行。漂白结束后光固化树脂封闭根尖孔,洞缘外1mm之外涂布3遍透明指甲油,置于0.5%碱性品红溶液中,37℃下染色24 h。用金刚石切割片沿牙体长轴通过充填体中央颊舌向剖开牙齿,立体显微镜下放大10倍观察切片染色情况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染料渗入窝洞的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处理方式对同种牙色修复材料组间的边缘微渗漏没有显著差异(P0.05);同种处理方式,不同牙色修复材料的边缘微渗漏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F 2 000的边缘微渗漏最小,而ketac molar easymix边缘微渗漏最大。结论漂白凝胶和洁白牙贴对牙色修复材料的微渗漏没有显著影响。
|
|
|
|
1 |
王玉秀;;边缘微渗漏的不良后果及其影响因素[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2 |
姜明欣;黄克强;;全冠修复体边缘微渗漏的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09年11期 |
3 |
章逸芙,朱亚琴;Dyract复合充填材料的临床应用及边缘微渗漏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1995年04期 |
4 |
顾新华,Matthias Kern;不同粘固剂粘固的IPS-Empress2后牙全瓷冠边缘微渗漏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3期 |
5 |
顾新华,M.Kern;树脂类粘结剂边缘厚度对全瓷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
6 |
张志红;彭伟;;不同粘固剂粘固的金属烤瓷冠边缘微渗漏的比较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6期 |
7 |
郭斌;王青青;阙克华;谢思静;郝玉庆;杨帆;刘静;;发光二极管光固化灯和普通卤光灯对离体牙树脂固化微渗漏影响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
8 |
李淑娟,郑游,杨冬茹,黄香河,武明轩;酸蚀处理影响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边缘微渗漏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
9 |
梅予锋,俞未一;镓银合金充填边缘微渗漏[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
10 |
江国英;扫描电子显微镜术研究修复体与龈缘的贴合[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77年06期 |
11 |
王青!250012,李再仁!250012,郑宗范!250012,凌涤生!250012;四种牙体修复材料体外充填微渗漏的实验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5年04期 |
12 |
苏红;苏毅;吴欣欣;鞠悦;;3种修复材料修复后牙邻牙合面洞疗效观察[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年06期 |
13 |
王少海;李笑梅;汪大林;;前牙修复材料与比色板颜色差异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
14 |
刘劲松;麻健丰;唐琳;张大风;高宁;;振荡培养对变形链球菌在两种修复材料表面粘附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07年06期 |
15 |
朱静;汪黎明;李国强;严柏镛;龚璐璐;丁祖泉;梁展涛;;不同材料充填修复下颌第一前磨牙楔状缺损的应力分析[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4期 |
16 |
张智慧;刘鑫;;BEAUTIFIL聚合体直接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35期 |
17 |
陆加梅;吕臻;宋萌;;倍骼生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
18 |
赵文化;胡荣丽;杜世莲;张娅莉;;3M自粘结树脂粘固剂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9年04期 |
19 |
蒋春梅;朱庆萍;马骏驰;光寒冰;;两种喷砂粉对四种修复材料表面的影响[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9年03期 |
20 |
卢晓林;;观察二氧化锆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疗效[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