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1315例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HBeAg关系

李国宏  
【摘要】:正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患者的血清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e抗原(HBeAg)的关系,评价PreS1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筛选1315例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健,闵福援;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2 刘坤友;;乙肝病毒前S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3期
3 包文芳;王春玮;曹海波;;不同模式携带乙肝的临产妇检测前S1抗原的临床价值[J];青海医药杂志;2010年11期
4 巢薇;杨柳光;;乙肝患者前S_1抗原及HBV-DNA的测定与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21期
5 乔菲;;乙肝病毒前S_1抗原检测的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05期
6 赵小平;;乙肝病毒前S_1抗原阳性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3期
7 朱波;王新敏;李湘英;杨延龙;;几种常见乙肝模式患者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8年06期
8 王海平,周勇,王全立;乙肝病毒前S1抗原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鉴定[J];生物技术通讯;2004年02期
9 苏荣,张劲丰,刘润冰;HBV-DNA、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04年11期
10 马开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前S1抗原临床意义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年03期
11 陶树高;秦诚;马静;;乙肝患者HBV前S_1抗原与HBV-DNA及HBV-M关系的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06年03期
12 高占珍;杨正萍;;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HBV-M、HBV-DNA检测结果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13 陈冬莲;;乙肝小三阳患者前S1抗原及HBV DNA定量检测相关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年03期
14 陈铭;肖华;何瀚;李海平;张家军;雷选斌;兰峰;;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8期
15 徐肖丁;张义文;周锦霞;周彩文;黄红红;江木英;郑久云;巢卉芳;;联合检测乙肝五项、前S1抗原与乙肝DNA的临床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年04期
16 武红梅;;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_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西部医学;2008年01期
17 吴小燕;张进荣;;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HBV的关系及临床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5期
18 李建国,马振勇,李霞,陈永红;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应用研究[J];齐鲁医学检验;2005年02期
19 王坚;陈鸿恩;谭丽华;钟春;万春海;;前S1抗原在乙肝病毒中的分布及检测意义[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0 王智斌,谭太昌,袁红;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四川医学;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宏;;1315例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HBeAg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刘寿荣;;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和阻断研究进展[A];第十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董林;匡钱华;;自拟“黄芪治肝散”治疗乙肝66例观察[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4 杨玉兰;闫素英;;227例肝病患者家庭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预防行为调查分析[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陈涤平;;实脾法在治疗肝病中的运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侯治民;;反思治肝历程 创新中医治法[A];首届中医思维科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8年
7 宋卫青;刘丰海;原江水;陈华波;;原发性肝癌患者Fas的检测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8 刘晓燕;王慧芬;胡瑾华;何卫平;王海请;刘娜;;核苷类似物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分析[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叶于富;谢小军;周琳;余晓波;冯晓文;王雁;郑树森;;B7-H4在乙肝病毒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研究[A];2009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吴建国;;乙肝病毒致病与致癌的分子机制研究[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振华;X蛋白与p73对乙肝病毒转录复制的影响和肝癌相关新基因HCRP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2 孙世仁;转录因子FoxO3a在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王甦;HBV基因组HNF3结合位点的突变对肝细胞核因子3β抑制HBV转录复制作用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6年
4 陈素清;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石铭;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株变异率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何晓文;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黄月华;乙肝病毒基因型和病毒变异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8 马瑞萍;乙肝病毒体外自然感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谢怡;转染有乙肝病毒X基因的肝癌生物学特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10 顾绍庆;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嘉;乙肝病毒C基因区变异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2 丁劲;TAT-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的表达纯化及其抗病毒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何永刚;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Pres结合肽寻找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结合蛋白[D];兰州大学;2006年
4 吴亚滨;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4与乙肝病毒增殖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祝美琴;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杨慧;RNA干扰技术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孙永红;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临床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8 吕维红;肝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L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9 赖威;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功能检测[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杨智清;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预防HBV再感染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治医生 张平东 丽莹;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了怎么办[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黄显斌 唐明山;乙肝病毒新编码基因被破译[N];科技日报;2003年
3 王全楚;乙肝病毒携带者到底要不要治疗[N];健康报;2005年
4 解放军302医院 医学博士 刘士敬;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5年
5 滕小春;受孕怀胎要防“毒”[N];医药经济报;2001年
6 王晓强;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待自己[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黄显斌;从数字看乙肝防控[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孟樊钢;选中医治乙肝有原则[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9 记者 吴永红 实习生 吴量亮;我省清理“乙肝歧视”相关政策[N];安徽日报;2010年
10 解放军302医院肝病科主任 张鸿飞;乙肝防治四误区[N];光明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