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云  
【摘要】:目的地震是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强烈的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地震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却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灾害的损失。因此,应积极研究和探索减灾防灾的方法策略,最大限度地减轻因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研究针对应急响应、应急抢救、避难与生活保障和次生灾害的防范四个方面提出了有关地震灾害减灾防灾的建议措施。方法①灾情的收集和汇总为制订应急救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包括:自动化地震台网,快速进行地震参数的分析测定;航空侦查、摄影和地球资源卫星象片判读;先遣部队深入灾区现场侦查。②应急决策机构在分析反馈信息后的工作为:汇总灾区需要救灾物资;反馈后方需捐助物资;制订多资源点物质调度方案;制订救援搜救队进入与伤者转移抢救运输方案。③抢救工作:自救与互救、对未被埋压人员的抢救作业、对被埋压人员的抢救作业;医疗救护工作:现场抢救、早期救治、专科治疗;生命线工程的应急抢修工作:抢通与修复公路、铁路和水运交通、通信工程的抢通、供水工程的抢修与紧急供水、供电工程的抢修与紧急供电。④避难场所的开设与灾民的生活保障,次生灾害的工程干预包括水灾的防范对策后发型滑坡、泥石流的防范。结果①对灾情的收集和汇总情报的分析确定实施抢险救灾和工程保障的重点,统筹安排了救治的轻重缓急,为制订科学的应急救援方案提供原始资料。②救援调度方案是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应急决策机构根据灾情的轻重、多资源点,组织专业救灾抢险队赶赴灾区负责指挥救灾。③自救与互救的开展,将救灾纳入国民经济建设的宏图,充分发挥群策群力,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手段与政府宏观调控迅速高效修复受损国民经济实体。对被埋压人员进行抢救,使他们得到及时救护提高存活率。④避难所的环境卫生与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能防止灾后瘟疫流行,对次生灾害采取的工程干预能稳定灾区民心,为后续生产自救确保了安全。结论①灾情的收集和汇总为制订应急救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科学调度方案的制订是应急响应的工作重点。调度方案包括:汇总灾区需要救灾物资、反馈后方需捐助物资、制订多资源点物质调度方案、制订救援搜救队进入与伤者转移抢救运输方案。②应急抢救是应急救援的主要组成部分。抢救工作的迅速与专业为后续救护创造了基础,医疗救护工作结合救援调度方案与远程医疗会诊实施,生命线工程的应急抢修保障区域间互救的快速开展,对保障救灾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样具有重要作用;③地震应急避难所的建设与避难者的基本生活保障能确实防止灾后瘟疫流行,对次生灾害采取的工程干预能稳定灾区民心,确保后续生产自救安全进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凤琴;鱼敏;;论医院应急机动救援能力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年05期
2 孙淑芬;;新疆民航医院急救药品管理的探讨[J];新疆医学;2011年06期
3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征稿、征订启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9期
4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征稿征订[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5 熊婧;;忠诚卫士侯世科[J];中国卫生产业;2010年06期
6 亚里昆·买买提依明;王玉文;;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举办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演练[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1年03期
7 杨龙;王忠灿;叶亚林;王长军;曹勇平;朱乐明;汪学智;杨文峰;;上海世博会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及医学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年04期
8 本刊编辑部;;《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稿约[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年04期
9 荣曙;金慧英;杨龙;;“9·14”南京汤山特大投毒案对违禁鼠药防控的启示[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年04期
10 周静;李颖;孙承业;丁松涛;;中毒现场疾控应急人员A级别防护装备实用性能评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11 李永佳;王东明;陈洪富;黄宝森;张云昌;;玉树地震医疗卫生问题调查分析及启示[J];震灾防御技术;2011年02期
12 高凌;叶林;李秀敏;;地市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高端仿真训练系统设计与构建[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3期
13 ;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职业病科[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8期
14 本刊编辑部;桂克全;;驰援玉树[J];中国卫生产业;2010年05期
15 ;声音[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1年08期
16 彭碧波;;东日本大地震多国救援队医疗行动分析[J];中国应急救援;2011年03期
17 宁丙文;;环球职业安全健康动态[J];劳动保护;2011年09期
18 桂克全;;卫生部:第一位任务是救人[J];中国卫生产业;2010年05期
19 常志勇;;某化工有限公司增资建设甲醇工程项目卫生验收专题报告[J];医学动物防制;2011年08期
20 陈平溪;;难舍使命[J];中国医院院长;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彧;;基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消防战略转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王宝刚;;氨制冷工程安装施工现场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的预案[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秦嘉黎;;突发事件与应急救援网络系统建设[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4 李敏;;灭火及应急救援中安全撤离问题的法理分析[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军;韩凌峰;;近海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思考[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刘持平;王彦学;高光斗;;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空间体系研究[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晓峰;;我国应急救援培训现状与对策[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飞;汪永明;施建昌;;关于我国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胡永龙;;关于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思考[A];地震软科学研究交流与研讨论文选编(一)[C];2007年
10 李奇林;李功辉;;灾害现场医学应急救援[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学鹏;特长公路隧道事故灾害与应急救援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葛长荣;广州市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及其风险防范策略[D];南方医科大学;2006年
3 白保存;考虑任务合成的成像卫星调度模型与优化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阮启明;面向区域目标的成像侦察卫星调度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蔺宇;TPS的过程成本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王军民;成像卫星鲁棒性调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卢睿;不确定环境下项目调度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 ;2009年
8 叶明;多级混流生产线动态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蔡兰;制造业车间生产调度及其评估理论的研究和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吴新燕;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分析与应急准备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晓瑞;基于GIS技术的危险化学品信息系统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6年
2 麻佳莉;我国危险品道路运输应急系统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3 王军;铁路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资源优化调配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彪;城市安全规划及应急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程思;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的研发[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邱伟芬;基于空间信息服务的RMER模型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7 郑庆博;完善广东省消防应急救援机制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凡;考虑救灾物资需求等级的应急救援车辆调度[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杨静;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人—机—环境系统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武杰;矿山重大灾害应急救援评估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传源;构建应急救援体系[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2 蔡福津;江西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3 记者 施莺;应急救援更趋完善[N];南通日报;2005年
4 苏晓娜 李仑;新柳矿应急救援规范化[N];中国煤炭报;2008年
5 记者 谢利江;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开工奠基[N];张掖日报;2008年
6 程利全 王文胜;我市应急救援中心获三级资质[N];九江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邱美辉;新形势呼唤安全应急“大救援”机制[N];中国化工报;2008年
8 范峥;我市成功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N];江阴日报;2008年
9 庄凡夫 严志明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政府 萝岗区安监局;整合资源 提高效率[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10 记者于倩;正视困难 全面推进[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