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  
【摘要】:正目的:为了研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可手术乳腺癌在过去十年间临床治疗策略的变化。材料与方法:本课题组选择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4所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每所医院在1999年和2006年各选取前50名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这两年间乳腺癌手术患者和接受术后放疗患者的比例。同时采用特定的模式(病人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点、治疗过程)评价了所有抽样病历资料的完整性。最后统计分析了1999年和2006年两年间乳腺癌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别。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嘉庆;程琳;;乳腺癌诊治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7年02期
2 黄欧;王莉萍;沈坤炜;;St.Gallen 2005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共识[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年02期
3 许连福;吴斌;;乳腺癌保乳治疗[J];海南医学;2008年04期
4 陈军;贾英杰;孙一予;方文岩;张蕴超;;中医立体疗法提高术后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08期
5 周小林;;14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1期
6 戴宗明 ,张培华;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与放射治疗的相关因素[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7年04期
7 吕力琅;邵志敏;杨文涛;陈勇波;陈文;;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治疗费用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1年03期
8 廖宁;;St. Gallen 2009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专家共识精粹[J];循证医学;2009年04期
9 张宏武;宣立学;石素胜;张保宁;;男性乳腺癌26例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2007年10期
10 阮寒光;邬蒙;;加速部分乳腺照射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9年01期
11 王永胜;;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的检测与处理——2006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年会热点述评[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7年02期
12 凌飞海;崔世恩;黄伟钊;;乳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J];广东医学;2008年06期
13 杨孟选;可妮;;CTF联合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1年05期
14 周启军;;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演变与进展[J];右江医学;2010年03期
15 程锦玲;;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04期
16 欧阳学农;;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狙击”乳腺癌[J];家庭医学;2009年09期
17 方红;夏超;;男性乳腺癌6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01期
18 杨斌;刘强;;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36例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30期
19 汤晓锦;杨志芬;徐婷芳;;乳腺癌治疗期间的心理支持[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22期
20 毕诗胜;苏加庆;;老年女性乳腺癌70例诊治体会[J];吉林医学;2011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明;邓皖利;何娜娜;;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思路探讨[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2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卢虹宇;;浅谈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龙;王健;岳峰;;三阴性乳腺癌钼靶X线特征[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茂林;任立英;田金生;张俊英;李红英;靳丽;;乳腺癌的高频声像特征与病理基础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黄明光;段燕;张林浩;曹爱红;薛艳峰;董英俊;;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心率变异的变化[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潘绪莉;;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王蓓;傅健飞;陈英;;三阴乳腺癌的预后分析[A];2009年浙江省肿瘤学术年会暨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9 徐艳君;张金玉;郑征;葛银林;;乳腺癌COMT、P2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龚建舟;蔡刚;陈兰飞;孟依然;陆宏芬;杨丽华;;运用影像引导对乳腺癌加速分割照射精度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剑锋;尿茶多酚、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永恒;中药复方消岩液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元文;基底样乳腺癌与管腔A乳腺癌干/祖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红;钙化型乳腺癌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血清诊断模型的建立和钙化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林燕;心理打击性事件与乳腺癌患病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喻林;乳腺癌分子分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叶云;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特征基因提取及基因集富集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8 聂刚;乳腺癌分子亚型的相关研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徐晓恩;以同一病人来源的系列乳腺细胞系研究乳腺癌致病的蛋白质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玉阳;山东省乳腺疾病调查报告与乳腺癌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鑫;级联激活的免疫细胞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李曦洲;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魏国峰;乳腺癌的彩超特征与病理分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丁晓燕;认知—行为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刘加军;滋水清肝法治疗乳腺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姜勇;个体化治疗软件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有效性的验证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7 谷明;骨桥蛋白及其相关因子在乳腺癌、癌旁组织中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邬江华;红花岗区5000例妇女乳腺普查结果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0年
9 张伟;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10 魏丽娟;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步月;专家:乳腺癌患者应避免过度治疗[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记者 包颖;救助贫困乳腺癌患者[N];中国社会报;2008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志;乳腺癌患者多举重[N];健康时报;2009年
4 记者 姬薇;我国乳腺癌患者九成“一刀切”[N];工人日报;2010年
5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徐兵河;三原则应对“中国特色”乳腺癌[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顾泳;乳腺癌近十年发病率增47%[N];解放日报;2010年
7 张献怀;治疗乳腺癌局部溃烂有新招[N];健康报;2010年
8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石远凯;乳腺癌有“中国特色”[N];健康时报;2010年
9 刘沙沙;个体化管理是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的最佳途径[N];中国医药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慕欣;治疗年轻乳腺癌,应考虑得更多[N];医药经济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