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ELDI-TOF-MS技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价值评估

丁银环  王开正  
【摘要】:目的乳腺癌是导致35至55岁的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做到早期诊断对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与筛查。SELDI-TOF-M S技术使大规模、超微量、高通量、全自动筛选肿瘤标志物成为可能,可以发现不同组合的蛋白质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其应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文章已很多.但尚未有对其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估的文章.而一项诊断技术准确性评估对指导临床医生应用和对其进行经济学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SELDI-TOF-M S技术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医生使用SELDI-TOF-M S技术提供量化依据,就尤为必要。本文就当前研究SELDI-TOF-MS技术早期诊断乳腺癌文献的质量作一系统评价.探讨SELDI-TOF-MS技术对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试用Meta分析法综合国内外有关SELDI-TOF-M S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资料.在一个较大样本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本文总结2001~2007年关于利用SELDI-TOF-MS技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文献。并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质量,计算诊断比值比DOR(diagnostic odds ratio),并绘制SROC曲线直观评价其准确性。结果共检索2000-2007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SELDI-TOF-MS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相关文献61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经筛选后共计8篇文献,综合进行Meta分析,样本总量为735例。合并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及OR值分别为85.55%、79.18%和25.68。结论SELDI-TOF-MS技术在乳腺癌的诊断上有具有重要价值.在阳性病例的检出上有优势。SELDI-TOF-M S技术能够在早期发现蛋白质的变化,找到乳腺癌肿瘤标记物,提高乳腺癌检测的敏感性,预测乳腺癌的进程,进而及时治疗提高预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国贵;王雅棣;王士杰;郑明民;程云杰;李成林;柴红;;MnSOD基因Val-9Ala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2 任在晋;;关爱乳房[J];养生大世界(B版);2011年06期
3 ;女性长期吸二手烟容易患乳腺癌[J];保健医苑;2011年08期
4 ;乳腺癌,让我们一起面对[J];家庭药师;2011年09期
5 任在晋;;关爱乳房[J];养生大世界(B版);2011年08期
6 ;吸烟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J];临床荟萃;2011年13期
7 万冬桂;小徐;;预防乳腺癌,从生活方式做起[J];中老年保健;2011年04期
8 赵仲龙;;病魔不挑人——别让癌症找上你(十三)[J];健康向导;2011年04期
9 ;日晒3小时太阳 乳腺癌风险减半[J];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15期
10 范昶;;乳癌英雄传[J];家庭药师;2011年09期
11 ;西兰花富含抗乳腺癌物质[J];祝您健康;2011年07期
12 ;肥胖增高乳腺癌患病几率[J];科学健身(健美健身);2011年09期
13 杨光平;;女性吸烟增加乳腺癌危险[J];家庭医学;2011年04期
14 育健;;多晒太阳不易患乳腺癌[J];山西老年;2011年07期
15 魏浩;;常刮腋毛会导致乳腺癌吗?[J];妇女生活;2011年09期
16 罗宾;;复合维生素和乳腺癌的关系[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06期
17 徐玲玲;顾康生;;乳腺癌脊髓转移1例[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年07期
18 ;警报:拆除潜伏在乳房中的“癌炸弹”[J];幸福(婚姻);2011年08期
19 黄进帮;董礼艳;;45例乳腺癌钼靶X线诊断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20 陈小雄;;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银环;王开正;;SELDI-TOF-MS技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价值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2 裴广军;付莉;崔亚玲;高利华;王文雷;陆维权;;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侯晓薇;;乳腺癌的基因诊断[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姬香魁;刘世刚;董守义;张杏茹;;364例乳腺癌X线诊断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王晓亚;刘会英;;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A];全国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许红强;;不典型乳腺纤维腺瘤的彩超诊断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魏慧娟;罗贤懋;杨湘平;;钼和钨对SD大鼠乳腺癌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首届微量元素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5年
8 朱雄增;曾郁;杨文涛;朱雄增;;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中HOXA5 mRNA表达[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钱明山;;乳腺癌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5年
10 陈萍;;小议乳腺癌显示的最佳摄影位置及质量控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山;乳腺癌新术式及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施俊义;部分耐药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病例中的表达[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3 张子豹;人工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孙涛;多西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力及钾离子通道特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郭会芹;乳腺肿瘤细胞中心体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6 鲍慧铮;血清p53抗体检测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家君;EGFR介导的c-erbB2反义显像诊断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8 赵美蓉;抑癌基因产物Rb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9 徐迎春;乳腺癌疾病特征分布和内分泌治疗药物基因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韩定芬;乳腺癌流行病学及雌激素代谢酶相关基因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中林;乳腺癌HIFU治疗后局部APC及活化分子的表达[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2 何本夫;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乳腺癌、肺癌和胃肠道肿瘤中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3 柯红;乳腺癌局部皮温变化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郑雅娟;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远红外热图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5 吴雪花;PTEN,Cathepsin D与乳腺癌长期预后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曹伟红;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及超微结构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5年
7 张玉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朱伟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苏清秀;短双歧杆菌作为靶向载体在乳腺癌的基因治疗中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陈晋;nm23、α_5β_1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冲 通讯员 张献怀;乳腺癌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N];保健时报;2005年
2 北京天坛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王丕琳;乳腺癌治疗应“身”“心”同行[N];健康报;2005年
3 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 辛育龄教授;女性健康需要特别关爱[N];健康时报;2005年
4 张献怀;乳腺癌发病九大高危因素[N];科技日报;2005年
5 张献怀;乳腺癌早期治疗可提高生存率[N];人民日报;2005年
6 张献怀;乳腺癌都市女性的头号杀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7 ;乳腺癌“钟爱”哪些人?[N];天津日报;2005年
8 姜虹;罗氏协办全球乳腺癌警示月[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9 张献怀;乳腺癌早治可明显提高生存率[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周芳;防治乳腺癌须打“持久战”[N];吉林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