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常宫颈管上皮细胞培养及LPS刺激后的免疫应答研究
【摘要】:正目的沙眼衣原体以正常宫颈管上皮细胞作为靶细胞,通过建立人正常宫颈管上皮细胞(normal endocervical epithelial cells,NEEC)体外培养模型,结合临床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者阴道灌洗液 HD5(Human defensin),IL-8(interleukin,IL),TNF-α(turner necrosis factor,TNF)的变化,进而探讨人 NEEC 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的免疫应答反应中所发挥的作用。方
|
|
|
|
1 |
徐杰;;衣原体感染的免疫机制的新观点[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6年06期 |
2 |
隋龙,龚素一,陆璇,陈新云,李志刚,徐弘,赵瑾;沙眼衣原体在宫颈炎和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3 |
魏艳玲;;一氧化氮合酶与雌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持续感染[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年03期 |
4 |
彭辉,宁波,袁广卿,徐霖;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免疫小鼠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年01期 |
5 |
王蕊;齐蔓莉;刘全忠;;沙眼衣原体E血清型Ⅲ型分泌系统CopN基因的克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年05期 |
6 |
张苏坚;;加特纳杆菌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02期 |
7 |
杨瑞宁;陆金春;;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关联性[J];检验医学;2007年06期 |
8 |
李忠玉;吴移谋;黄秋林;汪世平;钟光明;;CT358蛋白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及特性分析(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年05期 |
9 |
吴亚安;郑和平;吴志华;李燕娃;吴兴中;;基于omp1基因VS1-VS2序列的沙眼衣原体RFLP基因分型[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7年02期 |
10 |
盛彩虹;刘原君;齐蔓莉;侯淑萍;姚卫锋;刘全忠;;沙眼衣原体E型重组主外膜蛋白疫苗和DNA疫苗免疫效应的比较[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02期 |
11 |
李凯年;沙眼衣原体血清型特异性和血清组特异性主要外膜蛋白决定簇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J];国际免疫学杂志;1990年02期 |
12 |
熊文晖;不是病毒[J];上海集邮;1996年03期 |
13 |
吴晓芝,叶千红,阎佩珩,王亚君,刘宇春;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14 |
王燕舞,孟运莲,罗善云;沙眼衣原体所致家兔急性输卵管炎的病理变化[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1期 |
15 |
韦红,吴仕孝,杨军,余加林,伍金林,刘官信;缺口连接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DNA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16 |
王乐丹,张丽芳;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5年05期 |
17 |
郑和平;江丽芳;薛耀华;方丹云;冯占芹;吴亚安;黄进梅;;沙眼衣原体15个血清型omp1基因的VS1和VS2区序列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年05期 |
18 |
刘原君;齐蔓莉;绍丽丽;盛彩虹;姚卫锋;侯淑萍;刘全忠;;沙眼衣原体标准株不同型之间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7期 |
19 |
黄浩,王小红;沙眼衣原体的细胞培养与γ-干扰素[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4期 |
20 |
侯晓红;朱珊丽;王乐丹;张丽芳;;E血清型沙眼衣原体抗体的制备及检测[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