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发症和技术操作。方法:选择36例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颅脑CT或MRI和全脑DSA检查明确弓上头颈部大血管(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椎动脉颅外段)和脑血管狭窄部位、程度并进行术前评价,依据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筛选了7例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术后即刻造影评价并随访1-3 个月。对DSA的检查结果、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发现29例患者有弓上头颈部大血管(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脑血管病变,病变血管共49支,其中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20支,椎-基底动脉 12支,大脑中动脉5支,锁骨下动脉6支,无名动脉1支,大脑后动脉3支,大脑前动脉2支。血管狭窄程度:血管闭塞5支, 狭窄□70%14支,狭窄50%-69%15支,狭窄50%20支。其中3例患者一侧大脑前动脉缺如,由对侧大脑前动脉经前交通动脉供应,夹层动脉瘤1支,1例椎动脉串珠样改变,1例基底动脉梭形狭窄。(2)本组治疗了7例患者的7支血管,均成功完成支架置入,即刻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支架放置技术成功率100%。即刻造影显示支架置入后5支血管无残余狭窄, 2支血管残余狭窄20%。(3)本组治疗7例患者,1例出现了缺血性卒中和血压下降;1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1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血肿。以上患者经及时处理后均恢复正常。(4)本组治疗7例患者术后随访1-3个月,均未出现与所治疗血管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颈部血管超声和TCD检查未发现治疗血管再狭窄。结论:DSA是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金标准。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的术前和术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新方法,是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证实。熟练而规范的操作是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