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电刺激加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瘫痪肢体恢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经路电刺激和经颅电刺激加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脑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了解该治疗对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脑可塑性的影响。方法:84只成年SD大鼠首先进行滚筒和平衡行走训练,隔日一次,待大鼠学会后, 用线拴法制做脑梗死模型,术后大鼠随机分成三组,A组(经颅电刺激组):术后24小时在大鼠右侧双眼脑间到人字缝处相应的感觉运动区给予经颅电刺激用100μs脉宽,1000V电压的窄高压方波,每天10次,6天为一疗程,休息一天再进行下一疗程。不做康复治疗。B组(经颅电刺激加康复训练组):每天予经颅电刺激治疗同时进行滚筒和平衡行走等康复训练,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C组(自然恢复组):不予经颅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治疗。三组均在术后3天、7天、14天、28天用走横木试验(BWT)进行行为学评分,用免疫组化法检查生长相关蛋白(GAP-43)、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梗死灶周围表达的情况。结果:脑梗死后7天、14天、28天三组FPT、BWT评分均有改善,但以A、B组改善明显,(p0.01),B组尤为显著,电刺激两组梗死灶周围GAP-43、MAP-2表达明显增加,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B组最为明显。结论:脑梗死后, 经颅电刺激治疗及康复训练均可改善脑缺血大鼠瘫痪肢体的功能,康复的机理可能是经颅电刺激及康复治疗能促进神经可塑性变化,促进与神经可塑性相关的蛋白表达上调。因此经颅电刺激有可能成为一种卒中后康复治疗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