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摘要】:正目的对1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索其发生机理,以便更早的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死亡率。方法 130例AMI系1999年至2003年间发病后12h就诊的住院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统计以AMI后96h内为限,男性76例,女性54例,年龄(54.2±15)岁。前壁心肌梗死12例,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6例,下壁心肌梗死28例,前间壁心肌梗死19例,高侧壁心肌梗死17例,后壁心肌梗死 20例,广泛性心肌梗死18例。入院时首先描记第一份12导联心电图,入院后依病情随时描记心电图变化情况并持续心电监护96h,室性心律失常以出现频发室性早搏(3次/min),室性早搏在Ⅱ级以上(LDWN— WV)级,成对室速,室性心动过速为观察对象。结果 130例AMI有108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总发生率
|
|
|
|
1 |
陈运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药理学与治疗作用[J];重庆医学;1980年05期 |
2 |
陆锦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3期 |
3 |
王志敏,张月芳,陈立信,丁光生;常咯啉与奎尼丁治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比较[J];生理学报;1980年01期 |
4 |
陶寿淇,陈在嘉,陆宗良,胡宝琏,王方正;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北京医学;1980年01期 |
5 |
孙静平,朱荣华;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治疗心律失常[J];北京医学;1980年01期 |
6 |
王宗战;血清酶活性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1980年04期 |
7 |
李秀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抗室颤的预防治疗[J];山东医药;1980年04期 |
8 |
邵建华;常见严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J];山东医药;1980年08期 |
9 |
唐秀民,刘洪双,张桂月,耿家友,马冬英;奎尼丁缓给法治疗心房颤动(附30例分析)[J];山东医药;1980年10期 |
10 |
许克诚,严秉智,金春和,盛慧敏,赵魁丹,王永权;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附8报告)[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