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砷酸联合伊马替尼治疗CML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摘要】:正 目的:研究亚砷酸联合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效应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两者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体外作用及机制部分:①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学观察与肿瘤集落检测;②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群体及细胞周;③Elisa检测胞浆细胞色素C和caspase-3激酶表达;④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X_L和靶基因Bcr-Abl表达。
|
|
|
|
1 |
周励;;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慢性期CML患者及早干预的意义及二代TKIs选择[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17期 |
2 |
欧阳文鹃;肖秦;张亚兰;秦群;;药物蛋白核苷酸多态性对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18年12期 |
3 |
林斌;陈科杰;郑赟;肖吓鹏;李翰城;;伊马替尼耐药晚期胃肠间质瘤治疗策略分析[J];海峡药学;2016年11期 |
4 |
陈亮;陈文新;刘晓伟;;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的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年03期 |
5 |
吕青;邹征云;;伊马替尼—糖尿病患者的福音?[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4年03期 |
6 |
苗圣超;糜坚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对伊马替尼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4年06期 |
7 |
王义拴;张伟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09期 |
8 |
杨歌;孙延庆;;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健康之路;2017年01期 |
9 |
刘晓蕾;梁嘉妮;梁珊妮;刘永建;姚海英;蔡怡;;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T细胞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年08期 |
10 |
嘉红云;陈浩宇;黄思聪;;伊马替尼、高三尖杉酯碱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4例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年05期 |
11 |
崔鹏;朱康儿;张涛;;6-MP联合伊马替尼治疗高龄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J];广东医学;2010年05期 |
12 |
龙国贤;吴洁;;伊马替尼治疗32例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疗效及生存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8年03期 |
13 |
王强,张成刚,李大魁;伊马替尼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06期 |
14 |
孟凡义,郑维扬,刘晓力,宋兰林,徐兵,张钰;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6例临床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年05期 |
15 |
陈心传,刘霆,崔旭;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出现脑水肿一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年07期 |
16 |
孙忠实,朱珠,韩风英;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J];中国药学杂志;2003年01期 |
17 |
史宁;伊马替尼获准增加新的适应证[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3期 |
18 |
黄世杰;伊马替尼[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年03期 |
19 |
黄世杰;伊马替尼首次在欧洲上市[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