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育行辅助生育治疗的临床分析
【摘要】:正 目的:探讨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育患者选用不同助孕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0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ART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9名,在治疗前全部患者均经腹腔镜检查证实诊断、进行分期。根据病变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三组,三组患者平均年龄及不孕年限均无明显差异。其中130名无其他不孕因素的患者接受非IVF治疗,分别比较三组患者接受COH加或不加IUI(A组)以及自然周期监测加或不加IUI治疗(B组)时的周期妊娠率以及治疗后6个周期内的累计妊娠率。其余29名患者合并卵管因素或较严重的子宫肌腺症接受IVF-ET,根据其开始IVF周期前是否使用超长方案GnRHa分为两组,比较其周期妊娠率。
|
|
|
|
1 |
王沛青,孙蓉,翟爱玲;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1995年04期 |
2 |
覃雪梅;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治疗进展[J];医学文选;1995年02期 |
3 |
朱翠英;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误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01期 |
4 |
张萍,史光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DA及SOD变化及其意义[J];山东医药;1997年09期 |
5 |
王增娴,方秀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1997年05期 |
6 |
牟建华;手术疤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分析[J];上海医学;1998年08期 |
7 |
周丰宁;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法初探[J];浙江实用医学;1999年04期 |
8 |
;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2001年02期 |
9 |
郑力明,徐欣然;子宫内膜异位症1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1年03期 |
10 |
庄亚玲,何赛男,徐开红;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53例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02年07期 |
11 |
;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2003年05期 |
12 |
;话说“子宫内膜异位症”[J];现代妇女;2004年01期 |
13 |
孟庆芝,李思会,李秀云;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10期 |
14 |
琪伦娜;腹壁种植性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15 |
李梦云,李淑文;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1995年01期 |
16 |
黄蕴;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J];南通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17 |
钟良琪;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7例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18 |
王维恭;子宫内膜异位症88例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1996年03期 |
19 |
李杰,李清民,邵予新;肺内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肺结核[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6年06期 |
20 |
王文聪;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B超检查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