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心肌组织多普勒评估左室肥厚对左室运动收缩协调性及功能的影响

纪颖  王珂  
【摘要】:目的本文使用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通过左侧房室环运动测量左室心肌收缩期电机械运动时间离散度和左室心肌不同节段的收缩速度参数,以评价左室肥厚(LVH)对左室运动收缩协调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组工)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组(组Ⅱ)18例,肥厚型心肌病组(组Ⅲ)16例,均为窦性心律。病人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常规获取标准心脏各切面观的二维图像。在标准心尖四腔观二维切面,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于二尖瓣瓣尖处记录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然后转换为脉冲TDI形式,在标准心尖四腔心、二腔心二维图像基础上,通过左房室环记录左室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心肌组织运动曲线,测量左室收缩期电机械运动的时间离散度;并在标准心尖四腔心二维图象上,将室间隔与侧壁自心底向心尖方向分为四等分,测量左室间隔、侧壁于房室环、1/4位点、1/2位点心肌收缩期峰值速率(Vs)。结果(1)左室收缩运动:HHD组、HCM组收缩期电机械运动的时间离散度均增大,但HH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别[(24.2±2.7)ms vs.(15.6±3.5)ms,P0.05],HCM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8.2±15.2)ms vs.(15.6±3.5)ms,P0.05](2)左室收缩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HD组、HCM组于左室间隔、侧壁于房室环、1/4位点、1/2位点处Vs值均有所下降,HHD组上述相应各部位Vs值的变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HCM组左室间隔、侧壁于房室环、1/4位点、1/2位点处Vs值下降却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由于左室肥厚的发病机制、类型均有所不同,HCM患者存在明显左室运动收缩协调障碍,且左室出现明显的局部心肌收缩速率降低;而HHD组左室收缩运动比较同步,并且没有明显的收缩功能下降。(2)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可准确评估左室运动收缩协调性及功能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志耘;何秀波;;室性早搏对心肌运动速度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1期
2 鲁桓;曾春苗;朱炜;黄晓渝;;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1期
3 曾元杰;;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5期
4 陈改玲;王勇;侯丕华;王云;;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性[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张敬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160例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1期
6 白连祥;;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心律失常的变化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2期
7 回园姝;夏稻子;;高血压左室肥厚的QT离散度及左室Tei指数的关系探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年04期
8 张虹;马旃;赵兴山;徐新娜;李文斌;;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窦性心律震荡关系[J];山东医药;2011年36期
9 杨胜;袁永杰;王安才;;高血压患者肠系膜小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田海皊;许毓申;;利钠多肽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纤颤和左室肥厚的预测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28期
11 卢冬敏;王彩军;张俊格;李立杰;张亚勤;;应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右室功能[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05期
12 郭文东;;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1年09期
13 王寒梅;于丹;王心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减少继发性二尖瓣反流的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9期
14 祝领;贾镭;袁祖贻;惠汝太;;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加[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1年03期
15 吴瑷斌;;左室肥厚与青年高血压相关性研究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0期
16 于浩;刘奇良;黄德魁;卜殷中;温燕;;血浆脑钠肽、一氧化氮及血管紧张素Ⅱ在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17 周春艳;李冬玲;;TDI-Tei指数对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J];高原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18 牛彦;;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3期
19 徐丽芳;吴棘;朱尚勇;郭盛兰;张棣;陈敏华;罗银丽;;Tei指数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1年08期
20 邓燕;郭盛兰;马国添;吴棘;梁梅馨;;组织多普勒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房电机械传导间期及左心房内、左右心房间不同步性[J];广东医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颖;王珂;;心肌组织多普勒评估左室肥厚对左室运动收缩协调性及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2 纪颖;王珂;;心肌组织多普勒评估左室肥厚对左室运动舒张协调性及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3 赵健民;郎黎明;戴绍春;;Juede组织多普勒评价心肌节段性运动异常[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刘夏天;游向东;鲍晓峰;蒲朝霞;吉日;余蕾;;组织多普勒心肌速度分布图评价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刘志敏;陈柯萍;崔琪琼;孙欣;王方正;华伟;浦介麟;张澍;;超声多普勒与组织多普勒在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中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德玉;赵树魁;尹立雪;汪天富;郑昌琼;Zheng Yi;;基于组织多普勒成象的窦房结功能定量评价[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7 汪全根;殷雯婷;李德伦;;善待生活 预防猝死[A];全国第十一届心脏学会第十四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伊晓东;蒲小平;;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超声心动图与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刘静华;邓又斌;杨好意;张清阳;毕小军;常青;覃勇;黎春雷;周强;;应用组织多普勒评价正常大鼠的心功能[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赵德明;;尼群地平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左室功能的影响[A];职工医院医学理论与实践[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昌武;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模型病证评价及滋水降火饮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李德玉;基于心腔内组织多普勒超声成像的心电活动与心肌组织运动时空相关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安丰双;肥厚型心肌病基因检测及左房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4 陈红娟;阿托伐他汀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重构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王睿;左旋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及血管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陈康寅;心脏交感神经与兴奋收缩耦联在压力超负荷左室肥厚和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董永强;新生血单个核细胞缺血心肌移植后细胞活性和左室重构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李玉忠;补肾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史浩颖;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任芸芸;高危因素对胎儿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静;血浆NT-proBNP对高血压病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D];郑州大学;2007年
2 陈健新;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并左室肥厚对血浆脑钠素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3 安坤;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变化对比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4 黄丽红;TLR4在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单核细胞中的表达[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5 刘强;龙藤降压片治疗高血压改善左室肥厚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黄澄;应用微阵列研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左室肥厚心肌的基因表达谱[D];中南大学;2007年
7 张文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及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8 殷丽琼;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心力衰竭的关系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9 任远;脑钠素在高血压所致左室肥厚性舒张功能不全中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10 赵晓霞;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中医发病规律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拿大McMaster大学 Robert S. Mckelvie;高血压患者心功能不全治疗宜早不宜迟[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韩冰 孟婵;贫血增加心血管病风险[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心脑血管都有病药该怎么吃[N];卫生与生活报;2005年
4 ;疾病检查常规[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5 刘德新;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体检[N];健康报;2008年
6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刘小慧;如何早期防治猝死[N];健康报;2008年
7 向小平;从血管腔到血管壁对大动脉弹性的新认识[N];健康报;2005年
8 朱丽;收缩期高血压综合征对靶器官的损害[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9 胡铨;ARB降低房颤发生率[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10 ;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物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