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王振芳  唐民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方法选择AMI患者51例,其中男46例,女5例,年龄31~76岁,平均57.5岁。均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又无溶栓禁忌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3例,前间壁或前壁22例,下壁8例,下壁加正后壁3例,下壁加右室3例,下壁加右室3例,前壁加下壁、前壁加正后壁各1例。采用尿激酶150万U溶于5 %葡萄糖10ml中30min内静脉滴入。血管再通判定标准:(1)溶栓治疗2小时内,ST段回落≥50 %;(2)胸痛迅速缓解;(3)2~3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4)CK—MB酶峰提前在发病后14小时内。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2项以上者判为再通,但仅有(2)和(3)项组合不能判定为再通。结果51例接受溶栓治疗者,42例临床判定冠状动脉再通,再通率为82.4 %,溶栓开始后2h内出现心律失常46例,其中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25例(54.3%),且仅发生在冠状动脉再通者,其中18例为前壁心肌梗死,7例为下壁心肌梗死。从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持续时间看,25中17例持续时间不到1min,均为自行缓解;4例持续1~2min;4例持续3min以上,其中最长1例持续20min,结果发现3例直接转变成室速,且均发生在第1个室性QRS波发生较早、频率100次/min、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1例2min、2例3min以上),均经静脉推注利多卡因后终止。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10例(21.7%),均发生在下壁心肌梗死,且9例为冠状动脉再通者。室额1例,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mg后转复窦性心律。短阵室速5例,短阵房速和非阵发性房速各1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在溶栓后15min突然消失,出现房早、室早共29例(63.0 %),发生率较高,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发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25例患者,2小时内胸痛全部缓解,24例ST段回落幅度≥50%,25例酶峰提前。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的10例中,10例胸痛缓解,9例酶峰提前且ST段回落。结论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肯定。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房早、室早、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及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为多见,但房早、室早与溶栓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后二者发生率高,且与患者胸痛缓解、心电图ST段回落及酶峰前移显著相关。其特点绝大部分为一过性,可自行终止。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殊类型,可作为判定冠脉再通可靠的无创性指标之一。对于第一个室性搏动发生较早,频率较快和持续时间较长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有转成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应予积极处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倪廷枢;;比较4种溶栓决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4年04期
2 任永林,肖润平;以双肘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年03期
3 张伟;;思凯通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14期
4 王晓丽,李树青,陶贵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临床表现及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07期
5 夏军;郭志坚;;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04期
6 廖湘宁;;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41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7 孟庆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10期
8 张顺满;;5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8年13期
9 唐雄修;汪克林;何树发;;诺雪健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S1期
10 王一晨;张效生;;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6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6期
11 杨艳;;急性心肌梗死13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03期
12 包立宁;;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35例疗效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0年02期
13 张丽英;;瑞替普酶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2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0年15期
14 魏子建;刘军;;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5期
15 吕亚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07期
16 王振芳,史秀忠,刘献成;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00年05期
17 谢东阳,阳小灵;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出现ST段极度抬高1例[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8 王怀祯;刘迎午;周权;;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12期
19 董晓莉;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5年02期
20 王艳丽;;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雅玲;梁明;;抗心动过速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2 张久之;万献尧;;急性心肌梗死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因素分析[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姜秀云;;一氧化碳中毒致急性心肌梗死8例临床分析[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傅向华;胡少东;范卫泽;吴伟力;李世强;苗青;薛玲;;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刘红旭;尚菊菊;;北京地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状况及预后转归10年资料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李燕屏;;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无创治疗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静;郭玉红;;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37例临床分析[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肖艳;;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和节气规律的研究[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何国平;戚猛;沈丹丹;肖箐;杨笛;张寄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基因C+1444T多态性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何国平;师干伟;戚传平;高磊;沈丹丹;钱志宏;许联红;;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A-2518G多态性与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易感性[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俭;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陈绍良;经冠状动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内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姜朝新;蛇毒溶栓联合自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倪玉霞;冠心Ⅱ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张书宁;基质弹性在确定急性心肌梗死后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最佳时机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9年
6 徐勇;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量效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7 齐书英;急性心肌梗死及模拟心肌缺血对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活性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8 马晓静;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成功介入治疗后心肌组织灌注的评价[D];山东大学;2004年
9 陈明友;肌酸激酶MBmass对急性心肌梗死定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李春杰;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连芳;大剂量极化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邓鹏;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祖琳娜;脉压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苏文;行直接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院内结果评价[D];复旦大学;2010年
5 牛少辉;替米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Cx43及TNF-α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李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齐霁;内皮型NO合梅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8 姜云发;不同时段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预后影响的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9 赵澎;TM启动子G-33A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10 刘瑞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T_1-受体自身抗体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朝晖;溶栓新药:开通血管方便快捷[N];科技日报;2008年
2 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解跃辉;急性心肌梗死的非典型表现[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何世桢;警惕无典型症状的急性心梗[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周虹;急性心肌梗死后该怎样锻炼?[N];大众卫生报;2007年
5 何世桢;急性心梗症状多数不典型[N];健康时报;2007年
6 龚巧英 陈峭;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表现三例分析[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北京积水潭医院 彭宁 谢怡 吉鸿杰;心梗也会突发嗓子疼并有辛辣感[N];大众科技报;2005年
8 钟丽;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的急救用药[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9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甄宇治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坤申;警惕急性心梗发病时“声东击西”[N];河北科技报;2009年
10 史佳;当心急性心梗患者休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