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与普遍PCR检测HBV DNA的对照分析
【摘要】:正目的:比较普通 PCR(common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人血清HBV DNA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提供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117份血清标本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分析其相关性,比较其差异.结果:荧光定量PCR不仅能几乎100%检测出普通PCR阳性的标本,还能在其阴性的76份标本中检测出36份阳性,其拷贝数均在较低水平.在不同的血清标志物模式下,定量方法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定性方法.结论:荧光定量PCR具有一定优势,尤其适合于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人的疗效观察和病情预测.
|
|
|
|
1 |
郭志兵,朱冰,曾平,钱江龙;乙型肝炎不同血清模式与HBV-DNA的关系[J];四川医学;2003年11期 |
2 |
姜红星;;荧光定量PCR用于献血者筛查的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01期 |
3 |
刘健刚;罗林;游潮;冯忠堂;徐建国;;骨桥蛋白基因在两种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4 |
宫淑敏;钱会南;;荧光定量PCR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04期 |
5 |
胡玉山;胡肖娟;刘俊华;庞杏林;邓志爱;陈守义;;沙门菌invA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12期 |
6 |
龚艳清;郑洋妹;陈信忠;;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鉴定简单异尖线虫方法的建立[J];检验检疫学刊;2010年06期 |
7 |
张红河;张卫英;董晓勤;卢忠;王贤军;杨仲国;;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D[J];浙江检验医学;2006年01期 |
8 |
杨柳;苏明权;马越云;焦刚;常亮;肖凤静;李明;彭年才;郝晓柯;;免疫磁珠与荧光定量PCR联合检测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实验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6期 |
9 |
李玉华,张忠英,刘莉莉,林永志;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01年04期 |
10 |
王威,张华黎,徐子君;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20例[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
11 |
刘玉振,邢培清,方建华,温涛,吕永磊;荧光定量PCR法筛查混合血浆中的HBV及HCV的可行性[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3年04期 |
12 |
吕蕾,蔡菊芬,冯建国,顾怡生;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浆膜腔积液中CEA-mRN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肿瘤防治杂志;2004年08期 |
13 |
龚晓昌;李金高;敖帆;袁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鼻咽癌血浆游离EBV DNA的临床意义[J];江西医药;2005年12期 |
14 |
吴穷;;荧光定量PCR检测4种常见性传播疾病DNA[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年09期 |
15 |
陈茶;黄彬;罗进勇;尹一兵;;淋病奈瑟菌自身猝灭荧光定量PCR方法的临床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6年06期 |
16 |
汤立新;;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7年02期 |
17 |
柳玲;;相对定量的2~(-△△CT)法分析HLA-G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年09期 |
18 |
应春妹;汪雅萍;张灏旻;陈小颖;于嘉屏;;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11期 |
19 |
高娟;贾印峰;;荧光定量PCR检测孕妇弓形虫感染的实验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年06期 |
20 |
李安;谢金文;魏加贵;沈志强;;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分子检测上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