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吕玉民傅宝华  
【摘要】:介绍了放疗的肿瘤患者,60Co事故受照者和离体照射诱发的人精子染色体畸变及与淋巴细胞比较的研究概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汉方;朱国英;顾淑珠;陈晓;甘曹辉;;不同射线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玉民;傅宝华;;辐射诱发人精子染色体畸变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张海珠;黄艳仪;廖宝平;陈元本;孙筱放;郑育红;吴敬之;史哲;;吸烟对人精子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张莹;王子兵;杜丽;马琼;崔玉芳;吴曙霞;;bcl-XL基因过表达对辐射诱发的T细胞凋亡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杨素霞;樊飞跃;李煜;曹珍山;刘国廉;;辐射诱发细胞DNA聚合酶变化[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蔡敏;李练兵;周利民;厉广坤;;冷冻保护剂的人精子染色体畸变分析[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赵经涌;赵涛;崔风梅;王六一;;5-溴脱氧尿嘧啶法检测辐射诱发体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杨业鹏;陈冠英;周梅;管增伟;沈钦剑;沈磊;;辐射诱发细胞凋亡四种定量检测方法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何蕊;江其生;;辐射诱导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及其机制[A];第七届全军防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王仲文;;电离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与辐射致癌[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叶常青;;辐射诱发多因素疾病的危险估计[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霍艳英;在辐射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过程中Smad7基因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2 张开泰;HRNT-1(人ZA73)基因的识别[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1999年
3 隋丽;高LET辐射致DNA和生物体损伤的机制及其防护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4 黄越承;MDM2、P73在γ射线诱发的恶性肿瘤中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王莉;在肺癌发生中Smad7对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6 陈明;极端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错配修复基因的功能鉴定和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姜涛;电磁脉冲与高功率微波对视觉系统损伤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8 左雅慧;辐射诱发HL-7702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明明;AT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莹;bcl-X_L基因过表达对辐射诱发AHH1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2 许建华;辐射诱发的K562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和Egr-1基因表达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刘加根;乌龟X射线照射后的组织病理学及生理生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王子兵;淋巴结组织和T细胞辐射损伤效应及机理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5 胡迎春;α粒子辐射诱发人支气管上皮恶性转化成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6 王菊萍;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Smad7基因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王芹;电离辐射诱发IRM-2小鼠及其亲本小鼠基因表达的差异[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蒋亚齐;基于辐射诱发染色体和DNA损伤的生物剂量计可行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耿晓华;~(60)Co-γ射线诱发人正常肝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郑慧芬;硫酸镁对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崇亮;辐射诱发随机性效应 医疗照射应趋利避害[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2 北京农学院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辐射诱发百合雄性不育[N];中国花卉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谭娜;高压电线辐射诱发心脏病[N];北京科技报;2006年
4 孟晓捷;勿与X射线“亲密接触”[N];健康报;2002年
5 ;关注放射防护[N];健康报;2003年
6 刘东 邹争春;皮肤癌 多因紫外线过量[N];健康报;2006年
7 余立;国内首个抗辐射中药入选“863”计划[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记者  张颖;全国首个抗辐射中药安多霖胶囊入选国家“863计划”[N];福建日报;2007年
9 刘立国;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食品医药原料——番茄红素[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