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

王维国  杨晓华  
【摘要】:本文研究国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Greiner提出的一个包涵国债、赤字的内生增长框架内,建立了我国国偾和经济增长的模型,实证研究对理论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债的主要用途是公共投资,而非政府消费和转移支付。协整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国债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结果均表明国债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在于公共投资领域,而不是政府消费和转移支付。同时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国偾负担与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水平还没有构成太大的国债风险,其对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影响不显著。本文进一步就国债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力军;;金融发展、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对中国的经验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2 杨天化;贾颖;;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理论界;2010年08期
3 宗兆昌;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4 刘沛东;;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非关联性实证检验[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熊文;刘纪显;;我国流动性过剩来源及应对策略[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6 韩昱;花小安;;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山东省资本配置效率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3期
7 王锦慧;王倩;;中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J];生产力研究;2010年02期
8 史明坤;邱兆祥;张爱武;;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9 袁东;;充分发挥国债在启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中国财政;1999年01期
10 李艺纹,陈凯;发行国债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影响[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1 ;人物[J];证券导刊;2005年46期
12 宋锦;刘贵浙;;中国股市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检验[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3 谭晓兰;;我国国债的可持续性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4 戴丽娜;;我国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8年01期
15 艾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债宏观调控效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8期
16 蔡燕瑜;张新红;;我国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发展的关系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8年10期
17 陈宏杰;;由美国发展脉络寻求当前投资方向(下)[J];股市动态分析;2009年24期
18 彭小兵;蒋静梅;;重庆市货币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金融要素市场理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9 任钢;;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GDP增长的相关性探讨[J];商业时代;2009年23期
20 陈黎明;吴伟;谢治华;;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米传民;刘思峰;江可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唐珏岚;;地方经济增长视角下的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4 聂庆平;;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金融政策[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5 徐蔚;;美国金融风暴及我国应对之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6 杜莉;;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7 ;大会发言[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杜本峰;;人口老龄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王擎;;创业板市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制度创新[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启阳;;大连地区直接融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铁铭;中国资本市场宏观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志扬;开放社会、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开放模式选择[D];厦门大学;2004年
3 王冬生;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D];西南大学;2007年
4 罗文波;股票市场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子远;我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史朝阳;经济增长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中义;经济增长中的国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建江;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千六;基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董绳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蕊;国债资金投向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东;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艳萍;商业银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孟宇航;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孟宇;辽宁省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肖杰;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陈梅;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焦睿;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广西经济增长[D];广西大学;2007年
9 赫荣祥;吉林省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和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敏;论我国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2 迈克尔·舒曼 实习生 王怡 整理翻译;《时代》:要给中国债务驱动型增长降降温[N];东方早报;2010年
3 阎岳;经济增长保“量”重“质” 内生动力能够促股市走好[N];证券日报;2010年
4 记者  朱茵;10%的增长过热吗[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王超;专家呼吁:金融创新应与监管同步[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杜萍;证券市场基本面相对乐观[N];市场报;2001年
7 马薪婷;汇丰晋信廖志峰:政策紧缩依旧 经济增长放缓[N];证券日报;2010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铜价劲升难掩经济增长放缓忧虑[N];证券时报;2006年
9 记者 郑晓波;今年经济增长能够支持股市走强[N];证券时报;2008年
10 傅苏颖;经济增长无忧 看好A股行情[N];证券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