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下游航运区疟疾流行情况调查
【摘要】:正 目的了解澜沧江下游航运区目前疟疾流行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寄生虫学:用居民血检普查、疟史访问、IFA试验、发热病人血检方法。昆虫学:用不定时不定点早晚人房、牛厩捕蚊,白天人房、蚊帐全捕,半通宵人工诱捕等。社会经济学:对不同人群流动情况、居住条件、蚊帐使用、卫生防病组织及疟疾防治现况等进行调查。结果各种人群累计平均疟原虫率为8.67%(226/2607),其中间日疟占58.85%,恶性疟占40.27%,混合疟占0.88%。发热病人疟原虫检出率为30.03%(106/353)。抗体阳性率与原虫率情况相符。居民、搬运工人和船员的疟史率,2000年分别为32.42%、5.88%和2.19%,2001年分别为38.39%、8.82%和1.06%。主要媒介微小按蚊占捕获10种244只按蚊总数的10.66%,叮人率为0.75只/人hl。新入疟区1-3年的船员占60.00%,搬运工人1-2年者占69.2%。结论目前澜沧江下游航运区疟疾呈不同程度流行状态,船员、搬运工等流动人群快速增多、疟疾感染发病者频繁,防治工作急待加强。
|
|
|
|
1 |
兰晓辉,谢贤桂,张渝兴,陈刚;成都市基本灭疟后疟疾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7年01期 |
2 |
邓永元;云南腾冲高海拔区疟疾流行因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3年02期 |
3 |
冯荣钻;黄亚铭;农恒权;潘雪玉;韦海艳;邹春燕;区德锦;;广西天等县基本消灭疟疾前后疟疾流行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1期 |
4 |
石继先;李心熠;;辉县疟疾病例个案调查报告(摘要)[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84年01期 |
5 |
杨永彪,马功武,庄乾山,孙秀林,艾茂波;灭疟后期对“四热”病人血检疟原虫结果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1992年04期 |
6 |
刘玉龙;云阳县疟疾流行概况[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5年02期 |
7 |
陈国伟,郭红平,孙晓东,张再兴;红河州疟疾流行与防治现状调查[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年04期 |
8 |
;毛泽东思想指引航向 灭疟斗争战果辉煌[J];贵州医药;1978年02期 |
9 |
董俊美;;湖北省1991年疟疾流行形势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993年03期 |
10 |
李卫;;水灾后如何预防疟疾[J];农家之友;1994年09期 |
11 |
杨灼宏,阳文胜,雷满根,张浩贤,冯志阶,夏宪照;东莞市疟疾流行及防治情况分析[J];广东卫生防疫;1995年04期 |
12 |
张明泽;重庆市梁平县52年疟疾流行趋势与特征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年04期 |
13 |
黎永成,甘业光;重庆市涪陵区疟疾流行及防治[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年06期 |
14 |
梁宜坚;定期疟疾预防服药是否增加利比亚产业工人的作业能力?[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5年06期 |
15 |
白敏;许迪;;向塘铁路地段人群疟疾抗体水平检测报告[J];江西医药;1986年06期 |
16 |
覃青;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对百色市疟疾流行影响的灰色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4年01期 |
17 |
王伟明,方洪元,金小林,钱维珍;Logistic曲线分析疟疾流行季节病例的增长规律[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7年06期 |
18 |
杨国静,周晓农,J.B.Malone,J.C.McCarroll,汪天平,刘建翔;多因素空间复合模型预测我国疟疾流行区分布态势[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年03期 |
19 |
竺杭西;杭州市西湖区1957~1999年疟疾流行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年10期 |
20 |
;江苏成为境外输入性疟疾发病率较高的省份之一[J];口岸卫生控制;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