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62名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菌型分布动态
【摘要】:对食品企业、餐饮业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肠道致病菌检测是常规体检的重点项目,本文将温州市1995~2001年从71962名从业人员中检出携带沙门菌菌株276株,阳性率0.38%。1998年检出阳性率最高为0.66%,以后逐年下降。276株菌株包括7个血清群,以B群和E1群为多。并将2000~2001年部分菌株42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通过7年来对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检测结果分析,在全年1~12月份体检情况来看,从夏秋季(5~10月份)检出阳性率占所有菌株80.07%(221/276)此时正值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更应加大卫生监督力度。
|
|
|
|
1 |
周晓红;孙明华;徐佩华;徐静妤;倪春苗;陈鸣芳;;生肉制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12期 |
2 |
罗雪梅;廖国东;陈家图;黄水飞;;2009年茂名市食源性沙门菌菌型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3期 |
3 |
简小珊;何艳;;赣州市从业人员沙门菌带菌状况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11期 |
4 |
何连生;杭州市上城区沙门菌菌型分布动态观察[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年02期 |
5 |
贾云,范玉波;临沂市1992~2001年沙门菌菌型分布情况[J];职业与健康;2003年07期 |
6 |
齐文岚;江建真;张琼;庄玲;;福州市2006年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J];职业与健康;2008年10期 |
7 |
郑爱华;王琳;李贻汉;蔡妙森;吴为应;龙世水;陆小妹;;深圳市龙华辖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和志贺菌健康带菌情况[J];职业与健康;2008年06期 |
8 |
刘国茂,付竹霓,高海华;烟台市芝罘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菌群的分布情况[J];职业与健康;2004年05期 |
9 |
李春毅,葛丽燕,何迎峰;1998~2002年度无锡市崇安区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年06期 |
10 |
胡建平,吕智平,彭小峻;扬州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结果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04年06期 |
11 |
陈伟文,冯文悦;云浮市服务行业人员和外环境沙门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4年04期 |
12 |
孟琳;1997-2002年成都市青羊区从业人员健康带菌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年06期 |
13 |
邓丽娟,张卉,刘琦;饮食服务业人员沙门氏菌携带情况调查及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2年07期 |
14 |
苏泼曼;;沙门菌在全球范围的流行[J];国外医学情报;1999年06期 |
15 |
郭振坤,张晓冰,贺侠,王芳;里定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患者带菌时间的观察[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年06期 |
16 |
王晓英;快速检测冰淇淋及切达干奶酪中沙门菌两步法的评价[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2年01期 |
17 |
陆幸儿;一起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年01期 |
18 |
孙凤琪,计国欣;黄金海岸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
19 |
李燕俊;国际食品安全官方网(INFOSAN)——沙门菌的异常来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06期 |
20 |
俞彩娥,童鹤泉;武汉沙门菌琼脂的pH值范围及应用探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