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朱月英  
【摘要】:正在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确认是工程合同履行的最后一个环节,又是充分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环节。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与确认关系到承发包双方的重大经济利益,是付款与收款的重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建筑市场激烈竞争,承发包双方经济利益冲突日趋尖锐的建筑市场中,工程造价的审核尤为重要,作为市场中介机构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乔瑜;;浅谈知识产权案件中私录视听资料证据合法性[J];消费导刊;2008年12期
2 史旭东,王军;民事诉讼自认及其法律效力——评析《证据规定》第八条[J];山东审判;2004年05期
3 施晓玲;;工程造价司法鉴定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07年03期
4 王丹;;从非法证据看偷录偷拍的判断标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5 何能高;被告人口供的证据效力及立法完善[J];人民检察;1997年05期
6 高加林;论民事诉讼若干问题举证时限的确定[J];前沿;2005年04期
7 孙宁;;电子证据效力在公安边防情报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08期
8 李晓林;;试论公证的审查对公证书证据效力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9 陈娅;应赋予单位被害人所陈述的证据效力[J];检察实践;2004年04期
10 朱婧婷,王刚;行政与民事两大诉讼关于“新的证据”规定之比较[J];台声.新视角;2005年03期
11 刘学敏;;论刑事非法证据的法律效力[J];前沿;2006年11期
12 潘强;;论刑事诉讼中“单位证明”的证据效力[J];犯罪研究;2007年06期
13 牛超航;;非法证据排除原则适用之探析及构想[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14 刘汉烁;;论海事调查证据在海事诉讼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15 ;公证的证据效力[J];农业知识;1999年10期
16 詹德强;关于手机短信证据效力的初步探析[J];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17 王学峰;周南兰;;民事诉讼中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问题[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8 卿利军;;论公文的证据属性和效力[J];前沿;2006年05期
19 伍浩鹏;;简论美国科学证据评估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0 彭建景;刘占魁;;论民事诉讼中的认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月英;;建设工程造价结算审价报告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朱树英;;以造价为中心,拓展律师建设工程的专业服务[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陈家斌;;民事诉讼新证据规则对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审价程序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王小咪;沈晖;;书证复制件证据效力刍议[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彭剑鸣;;刑事司法者回避前所采材料的证据效力[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6 李瑾;;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规则[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张应山;刘碧洲;;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陈新;;劳动争议处理与民事诉讼分离两裁终决是最佳选择[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郜尔彬;;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之比较[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10 林越坚;;论工程造价的证明责任和证明责任合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素一;民初民事诉讼的现代转型[D];吉林大学;2010年
2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都本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事诉讼模式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小林;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7 赵信会;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林雪标;腐败资产跨境追回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宁静波;能动司法下民事诉讼效率:时间、成本约束下的最优准确性[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自伟;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之改革与完善[D];南昌大学;2011年
2 万红平;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詹翠杰;民事诉讼中“新的证据”制度的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郭兵;民事诉讼中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及其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秀丽;论我国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D];吉林大学;2010年
6 刘佳章;论民事诉讼中的行政争议问题处理[D];吉林大学;2010年
7 吴展才;论我国民事诉讼当庭宣判[D];广东商学院;2011年
8 王湘程;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9 贾红营;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廖荣兴;论民事诉讼中的推定[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爱华;浅析视听资料的证据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赵剑锋;视听资料的证据效力[N];法制日报;2004年
3 肖杰;审计决定经司法鉴定后的证据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朱小华 周小纯;应加强检察机关出庭笔录的证据效力[N];检察日报;2003年
5 余爱华;浅谈视听资料的证据效力[N];江苏经济报;2003年
6 泰州市检察院 刘艳;同步录音录像的证据效力[N];江苏法制报;2011年
7 章文秀 郭宏鹏;强化证据效力 促进司法公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陆启萍 谈文荣;生效裁判确定的事实其证据效力探析[N];江苏经济报;2004年
9 朱强;设立举证期限有弊端[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陈启贤;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运用之探讨[N];江苏法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